张爱玲与赖雅(司马新)

February 6, 2008 on 12:30 pm | In 书斋札记 | 2 Comments

司马新,作者的笔名,哈佛大学文学博士,因论文研究《海上花》,与张爱玲结缘,彼此间通信十余年。毕业后因不愿到美国小城市教书,而留在波士顿转行商业,后成为股票分析师,想来是个有趣的人物,在亲近恋慕大都市这点上,他与张爱玲可算投契。

《张爱玲与赖雅》此书根据赖雅日记、张爱玲与他的书信、作者亲访赖雅的女儿及与两人结縭期间几位友人的会谈,详叙主宰了张爱玲后半生的这段异国婚姻,原稿用英文写成,后经作者与徐斯合译成中文集书出版。在爱之所钟的性情相投之外,作者也注意到两人姻缘里出于现实利益的相互需要。张爱玲在美国的四十年,一直挣扎在小说创作理想郁郁不得志与无奈贫穷所迫卖文为生的困境里。她对前后两位爱人金钱上一概的慷慨,令人惊讶诧异,怜惜她爱得不值,也感叹能爱到这么义无反顾,终究是个痴嗔的女子,对写作的追求也是如此。

在张氏小说方面,书里提及1978年皇冠出版的三个短篇时,称赞《色、戒》是部不朽之作,从镜子、玻璃、钻石的反射和易碎的特性,分析引出的象征之义(人性的脆弱、生命的幻影),是慧眼独到的见解。

另外,对《秧歌》和《赤地之恋》两部长篇创作的来龙去脉,有了较清楚的了解。两部作品都写于50年代作者在美国新闻处工作期间,被中/共列为反/动/文/学,而被海外学者重新发现,因此陷入意/识/形/态的漩涡,偏见丛生。《赤地之恋》确是受命文学,还有别人从旁协助,结果越写越成了旗帜鲜明的政治宣传品,实是失败与不该,但《秧歌》的情形不同。《秧歌》是张的第一篇英文小说(《赤地之恋》最初却是中文写成),想来她当时的愿望是想借此敲开英语出版界的门(张对自己的写作天赋一直相当自信),创作的素材来自她离沪去港前在上海附近农村一段短居的经验。正因两部小说在创作心理和背景上的不同,造成的作品优劣也相去甚远,分而视之,才是能令人信服的文学批评。

2 Comments »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1. happy chinese new year!

    Comment by chlion — February 6, 2008 8:37 pm GMT-0700 #

  2. thank you, happy new year to you, too. ^^

    Comment by Lilyppbb — February 7, 2008 2:58 pm GMT-0700 #

Leave a comment

XHTML: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Powered by WordPress with theme based on Pool theme design by Borja Fernandez.
Entries and comments feeds. Valid XHTML and CS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