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在三番

January 8, 2006 on 1:57 am | In 到处乱走 | No Comments

昨日很不明智的穿了双有跟的皮鞋在三番逛了近十个小时,开心的走到脚底发麻,发誓,同样的错下次决不能再犯。


这是Legion of Honor博物馆外面一组纪念Holocaust的雕塑群,虽然对这场人类历史上最残忍最不可想象的这场悲剧,读过很多相关的文字,在华盛顿的holocaust museum看过很多的纪实照片和录像,但看到上面这组雕塑重现的集中营的画面时,依然被吓倒,感到巨大的震动和触目惊心。

Fine Arts Museum of San Francisco — Legion of Honor:

去这里其实是有点误打误撞的意思,本来是想去de Young看一个埃及女法老的展览,却误把这个Legion of Honor当成了de Young,等进去才发现走错了门。可是票已买了,就在楼下一层逛起了两个Special Exhibitions,一个是Art dealer R.E.Lewis的展览,印象是一个字:杂,从欧洲到亚洲,从意大利到日本印度,各种展品都有,所以在刚走进展厅的一刹那,正前方一幅Lewis很现代抽象的肖像画,左看是Pablo Picasso 的素描,右看是日本的woodblock prints,着实一阵犯晕,直到看了Mr. Lewis的生平介绍,才明白过来。

另一个展览,After the Ruins, 1906 and 2006: Rephotographing the San Francisco Earthquake and Fire,by Mark Klett,非常的有意思,使我这个从来对摄影展缺乏激情的猪头在看完展览后还兴冲冲的跑到Museum Store买下一本相关的画册,足见其不寻常的魅力。Re-photograph,选出一张历史的照片,找到照片所拍摄的那个景物,选取同样的视角,对它进行重新拍摄,从对比中看时间流露的痕迹,看人类发展的痕迹,看自然留下的痕迹,看所以一切经过的痕迹。在此次展览中,Mark Klett选择了将1906年大地震后的三番城和2006年的三番作为对比的两个时间点,每幅展品有一大一小两张黑白照片组成,左边比较大的照片上是2006繁华的旧金山中的某个点,右边是同一个点在1906地震刚过后的景象,或残缺的高楼,或裂开的道路,或起火的房屋,或失所的人群。最有意思的是,在不少新旧照片对比中,往往有一两个熟悉的建筑物,它/它们在地震中并没有完全倒塌,所以在后来的重建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保留了原貌。这样的设计,除了可以清晰的看到两张照片取自同一景以外,更是给观者提供了一个在现在中寻找过去的有趣的游戏。而以后的将来,会不会在地震这个不可预期的自然因素或者其他因素的作用下回到过去的样子,既是疑问,又好像是确定的。在面对每两幅照片的偶尔,似乎已经分辨不清past, present和future。

在这个时间的游戏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诠释,就像,我看到的是过去的landscape被淹没在现在的摩天大楼中,看到的是历史的叠加、覆盖和可能会因此消失的一些痕迹,而猪头却把手指从摩天楼移向破败的楼,说它们将来也会变成那个样子,看到的是大自然不可预测且极具破坏性的力量。这是这个展览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在Legion of Honor的另一收获是买了one-year student pass,仅十块钱,包括了Legion of Honor和de Young两个博物馆的general admission,真是物超所值啊。

Fine Arts Museum of San Francisco — de Young:

从Legion of Honor出来,直奔位于Golden Gate Park里的de Young。从一个转门走进大厅,只见三四个买票的窗口前都排着十个人左右,进门处还有一条看不到头的长龙,后来一问知道是排队上tower,从上面可以俯瞰整个博物馆和周围的景观。面对如此热闹的场面,已无心再排队买票看什么埃及女法老的special exhibition,于是就想索性拿着student pass,随便乱逛吧。可是站在人潮浮动的大厅,一时间竟不知道哪里才是展厅的入口,一个男子从旁边匆匆走过,嘴里嘟囔着,where is entrance,看来迷路的不只是我们。凭着地图摸索着找到了当代艺术的展厅,可是里面更加拥挤,简直就像逛菜市场的感觉,曲高和寡的当代艺术和人头攒动的展览大厅,给人有一种很荒唐的感觉,这也是走马观花逛完展厅后最深刻的印象。

接着先去排了虽然很长但走得很快的队伍,上到九层的tower顶观景,然后又逛了人不太多的玛雅文化展厅,看到一个有意思的东西,某个器物上雕刻的一个人头有一副比常人大得多且下垂得多的耳垂,长得颇有几分像佛教中的Buddha,可它出土于地球西半边的美洲,这其中会有什么关联么?

用计划赶不上变化形容昨天博物馆之逛是最贴切不过了,不过幸好这个Hatshepsut: From Queen to Pharaoh 的展览要进行到二月份,还是有好几个周末呢,下次早早的去,但愿可以避开高峰的人流。

City Lights Bookstore:

黄昏时分从de Young出来,来到comlubus avenue上这个和beat generation有着深厚渊源的城市之光书店。这座由诗人Lawrence Ferlinghetti 和 Peter D. Martin创办于1953年的书店,是当时全美第一家all-paperback bookstore,1955年又成立了city lights publishers,于同年出版了Allen Ginsberg’s Howl and other poems等一系列的pocket poems,成为beat literature的重要部分,一时间,beatniks纷至沓来,书店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文化景点。垮掉的一代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它留给书店的影响——反对政治上的独裁和对人类文明的终极关怀,却依旧清晰。

因为搜索的方便和经常打折的诱人价格,所以习惯了在网络上买书或碟。虽不一定买书,但还是喜欢逛书店,喜欢那种在书架中寻觅的未知感,喜欢在书架中间停下来读几页书的闲散,please have a seat and read a book,与图书馆的庄重严肃相比,书店是一个更自由的读书空间。

No Comments yet »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Leave a comment

XHTML: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Powered by WordPress with theme based on Pool theme design by Borja Fernandez.
Entries and comments feeds. Valid XHTML and CS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