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少年都不贱

June 5, 2006 on 7:11 pm | In 书斋札记 | No Comments

这个中篇在张爱玲的生前未曾发表,手稿一直由好友宋淇先生保管,宋先生去世后,他的夫人在遗物中捡出这部中篇的手稿,后由台湾皇冠出版社推出单行本。从内容上推断,这篇小说大概创作于七十年代,讲述三四十年代上海某教会女中几个女生的成长故事,时间跨度至战后的五六十年代,以赵珏与恩娟为主角,从两小无猜的亲密同学,毕业后渐渐疏离,年少时那份单纯的友谊早就不复而存,人情世故之间,更多了几分不甘心的势利。作者对人生的沧桑悲凉,和世事无常的调侃,在小说结尾处的一句“甘乃迪死了。我还活着,即使不过在洗碗”里达到高潮,这种阴沉得让人心发颤的比方,是绝对张爱玲的。

此外,小说毫不避讳、细腻入微的描述了女学生之间的同性感情,有一段写赵珏跟踪暗恋的女友到厕所,迅速跑进刚才女友用过的那个隔间,在抽水马桶上坐下来,“微温的旧木果然干燥。被发觉的恐惧使她紧张过度,竟一片空白,丝毫不觉得这间接的肌肤之亲的温馨。”大胆的文字,很真切的刻画了一个少女内心深处那股同性恋的情感冲动。

在小说的结构组织上,最值得一提的是张爱玲驾驭大时空跨度故事的炉火纯青的技巧,起承转合之间,自由而不著痕迹,且前后相互照应,缜密而严谨。小说以六七十年代赵珏在时代周刊上看到恩娟的照片为开头,几行文字之后,一句简单的“她记得非常清楚”,将镜头转到三十年代末一次她在恩娟家吃饭,饭后恩娟给她看男友汴的相片,并流露出决定随男友去重庆的打算,然后从赵珏和这位犹太男朋友给恩娟取的两个不同英文名字之争,由“当然是男朋友替女朋友取名字。/ 她们学校同性恋的风气虽盛”上下两段这末首两句的过渡,转入回顾描述她们在上海某教会女中的生活,以赵珏为主线。写到赵珏上了大学,打扮上发生变化,从衣裳写到发型,忽然插进来恩娟的一句评说,“你这头发倒好,凉快。”对话从这里发展开去,出来的场景,是恩娟带着小孩来拜访赵珏,后赵珏又随恩娟去到她在上海的居处,见到她的犹太丈夫汴。通过赵珏这第一次见到好友丈夫的心理独白,“他一点也不像照片上,……”,照应到开头那一晚闲谈里,恩娟把汴的照片拿给赵珏看的情景,同时也暗示出时间上的跨越,从恩娟去了重庆,在那里结婚生子,然后又回到上海,已是四十年代。

接着,继续按时间的顺序,从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简略的交待恩娟和赵珏先后去了美国,然后详细完整的记述了十多年后她们在美国唯一一次的相聚,大约发生于六十年代。中间通过赵珏独自的回忆和与恩娟的谈话,讲述了珏与丈夫初来美国人生地不熟的遭遇,以及丈夫离开后珏一人在美国求业的艰难。小说的最后一段,回应开头首段,写“后来有一次,她(赵珏)在时代周刊上看见恩娟……的照片,……那云泥之感还是当头一棒,够她受的。”这最后的一句,够冰冷,够无情。虽然作者没有明确的交待这前后两次在杂志上看到恩娟的照片,是不是发生于同一时间,但由时代周刊这本相同的杂志而形成的照应,却给人一种很强烈的回到原点的感慨。

在陈子善写的序中,曾提到,这部《同学少年都不贱》是本该与《色,戒》、《浮花浪蕊》同时面世的,这不由让我想起张爱玲在收录后两篇小说的惘然记里的引用的两句诗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同学少年都不贱》里以时间的轮转和回归到原点的叙事方法,不也正是表达了这种追忆已成惘然的情绪吗?无论从叙事手法,还是故事的内容和情感上,我想,把这篇《同学少年都不贱》和《惘然记》里的另三个中短篇合在一起,可能会更有助于我们去理解张爱玲在那个阶段的创作特点。

No Comments yet »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Leave a comment

XHTML: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Powered by WordPress with theme based on Pool theme design by Borja Fernandez.
Entries and comments feeds. Valid XHTML and CS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