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电影拍一部电影史

June 11, 2006 on 1:33 am | In 书斋札记 | No Comments

一百多年的电影史,五百页的《电影的故事》The Story of Film读起来还是觉得有点闷。作者Mark Cousins 将电影按技术分成三大阶段,默片时代、有声片阶段、和数字化时代,每个阶段里,以时间为纵线,按地域的划分,从技术的可实现性和艺术的表达上,以具有开拓性的电影为例,介绍各种电影流派。行文清晰,语言通俗,以范例为主,没有太多深奥的理论论述,也没有太过专业的技术术语,是一门蛮不错的电影史的入门书。但是,读完全书,记住了不少导演,却对书里提到上百部经典影片,能回想起来的不多,而书里的描述似乎也没有太多激发起我想去看它们的冲动,可能是因为我看得比较草草,不过,影像和文字之间的误差,也许是另外一个原因吧。大概而言,电影是一门将文字、或者说抽象的意象,转化为具体形象的艺术,而将它写到电影史里,可以说是一个将它再次回归到文字和抽象描述的过程,这两次转化之间,也许丢失了一些本来致命吸引的元素,使影片和观者间的化学反应变得迟缓,不容易发生。在结论一章的最后,作者提到在2002年Cannes电影节上,他看了一部从技术上看似乎不可思议的俄罗斯电影,影片长达九十分钟,但从头到尾只有一个take,没有任何剪接,因为导演直接将影像摄录到电脑的硬盘上。这让我冒出一个念头,在多媒体时代,用数字化的方式,制作一部电影史的电影,用影像的语言,叙述电影这门影像艺术的历史,会不会是一部更接近臻美的电影史话呢?

《电影的故事》这本书里,有个蛮有意思的论点,是作者将一般通常认为的三四十年代好莱坞的经典老片,定义成Hollywood Romance,却把Classicism这个词,给了同时代的日本电影。根据作者的论述,从古典主义美学的角度来讲,一件classical的艺术品,要求达到动与静的平衡,引发观者沉静、凝思的审美情趣,而以此为标准,电影中的classicism就应该属于日本电影。比如后来的台湾导演侯孝贤,他的导演风格,就是属于这一路,不过,在古希腊罗马的时候,是没有电影的,古典主义的美学,很大程度上,是针对静态的艺术品而言,像雕塑和绘画,而对于动态的电影艺术,它的classicism是不是同理而得,也许还有探讨商榷的空间。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发现是,以前觉得《十面埋伏》抄袭《卧虎藏龙》的竹林之战,很没有创意。其实,竹林决斗的场面也不是李安的首创,在1969年台湾导演胡金铨拍摄的《侠女》中就有出现。李安学侠女,拍出藏龙的竹林,是对经典的借鉴,而张导的二道贩用,只能是江郎才尽的东施效颦。一百多年的电影史不是单线条直线式的进程,更不是进化,中间有很多的反复,诚如该书的作者在结论中所言,“When it (cinema) looked back it discovered that it already had pioneers, legendary figures, and rightly became ambivalent about that past.” 无论是旧瓶装新酒,还是自己设计一个新酒瓶,都有可能制出一瓶既经典又卖座的好酒,schema plus variation,关键在于怎么让自己的那瓶酒与众不同。国内的大导演们,与其整天瞄着好莱坞的blockbuster,不如回家多看点几十年前的老电影。

No Comments yet »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Leave a comment

XHTML: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Powered by WordPress with theme based on Pool theme design by Borja Fernandez.
Entries and comments feeds. Valid XHTML and CS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