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未来,未来的书

July 11, 2011 on 11:15 am | In 书斋札记 | 1 Comment

几百年前,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引发了一场媒介革命,成本的下降和速度的提高,大大普及了印刷品的传播,打破了教会与贵族对书本的垄断。几百年后,由纸张与油墨构成的实体书,在新世纪迎来数字化的挑战,电子书大行其道,成为风潮。人们开始纷纷忧虑图书的未来,在种种“图书已死”“图书将死”的悲观论断或预言中,既流露出情感上对旧物自然的不舍,也透出一种感受到威胁后的慌恐。图书的未来果真如此黯淡绝望吗?

书之实体、文明的钟摆、进步的外缘──美国作家讨论书的未来

今年三月,美国知名文学网站The Millions的创始人C. Max Magee与作家Jeff Martin合作编纂了一本评论集《晚期的美国小说:作家谈书的未来》(The Late American Novel: Writers on the Future of Books)。书中,近三十位美国当代作家从阅读、写作、图书制作等多个角度,试图回答书将会何去何从的问题。《Esquire》杂志的高级编辑、《我的大英百科狂想曲》(The Know-It-All)与《依照圣经准则生活一年》(The Year of Living Biblically)两书的作者A.J.Jacobs形容这本书“生动、机智、有趣、天马行空”。

这本书的有趣从封面开始。它由Thomas Allen设计,图案是一本精装书,但这本书的外形怪异奇特,散发浓厚的古旧味,宛如八十年代科幻片里走出来的物件。书脊上方竖着两根天线,封面下半部分是一个混合了打字机按键与电脑按键的键盘,上半部分中间是一块屏幕,左侧有一根电灯拉线,右侧排列着电源开关、投币电话上的退币按钮与投币口、以及老式的门铃,最上方是两个相互牵引转动的卷轴。它呈现过去、现在,并以荒诞的方式连接未来,形象表达了技术与书写工具的变迁。翻开这页独特的封面,针对书的未来,诸位作家或引据阐述、或诙谐调侃,或回忆怀旧、或大胆畅想,他们不同的视角、多样的见解、迥异的文风,开拓了读者的思考空间。

书究竟会不会死?作家Marco Roth的看法是,“…我们并非都是技术进步的奴隶。这个世界上仍存在后进成分,如纽约伦敦的话剧剧团,人们继续凭记忆背诵大段台词……口语文化在经历了数千年后依旧幸存,因此‘书文化’也会存活下来。我们将同时生活在几种不同的文明时代中。”另一位作家Sonya Chung以女权运动为例,将文化与文明的前行比作摆动的钟摆,甩到某个极限后会再度折返。电子书把我们引向无形的虚拟世界,追求“广度胜于深度,多重任务胜于单一焦点,水平思考胜于垂直深掘,流动性胜于忠实度,速度胜于慢工,但不久我们会荡回来”,“信息时代将重新让位于有形的物质时代”。

文学杂志《n+1》的编辑Benjamin Kunkel认为,铺天盖地的网络书写,无论博客、专栏、论坛、抑或用户反馈,绝大部分属于第二性的评注而不能算文学,它们从属于某样第一性的事物,不似文学是直接把世界转化成文本。因此,在视频影像和数字文化的冲击下,文学有可能成为一种亚文化、甚至反文化(counter-culture)。

不过也有作家指出,什么是书?在谈到纸质书时,它不仅包含内在的文本,而且是一件实实在在的物品,有形状、触感、甚至气味,人们拥有书的数量可能会因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的流行而有所减少,但绝不会销声匿迹。Joshua Gaylord想像未来书与阅读将走向分离,“享受阅读而不需要书,爱书而不一定阅读”会成为普遍现象。

书籍的变革正在到来,但它的未来仍是一个未知数。在这本评论集里,最有个性的回应也许是洛杉矶女作家Victoria Patterson的《何必操心?》(Why Bother?),她在文末写道,“我关心的是我的作品,而不是图书工业的命运。”同理,作为读者,与其哀悼书籍的没落失势,不如拿起手边的一本书开始阅读。

纸质书、电子书、多媒体互动图书──丰富共存的书世界

技术的发展使纸张不再是承载书的唯一媒介。自电子书(ebook)问世以来,在Kindle、Nook、iPad等上百种阅读器的硝烟大战中,电子书的销量节节上升,今年五月,美国亚马逊网站上Kindle电子书的销量已超越了纸质书。尽管来势凶猛,但不少图书业人士相信,电子书与纸质书的关系将是共存而非取代,意大利学者翁贝托·艾柯在《别想摆脱书》的对话里也支持这种观点。另一方面,除了电子书外,出版商亦不断跟随新技术的脚步,开发新的图书形式。近期,在苹果iTune App Store里出现了两本引人瞩目的经典名著,由英国Faber出版社与Touch Press联合制作的艾略特的《荒原》和企鹅集团出版的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它们结合图文、动画、声音、影像,一时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于是,我怀着莫大的好奇,花了大概一本平装书价格的钱买了《在路上》,来体验多媒体图书的个中妙趣。

点开这本又被称为应用程序(App)的数字图书《在路上》,但见它分成五部分,“书”、“作者”、“旅程”、“出版”和“垮掉的一代”。“书”里收录1957年原始完整版的《在路上》,正文一侧有超链接按钮,点击可浏览主要人物的生平和相关背景。进入“作者”条目,生平简介、昔日旧照、几篇凯鲁亚克论写作、论垮掉的一代的短文,这些是纸质书亦可实现的内容,但最让人兴奋的是两部分声像资料。同属“垮掉的一代”的作家Carolyn Cassady与诗人Lawrence Ferlinghetti在视频中谈论他们眼中的凯鲁亚克,更难得珍贵的是三段从凯鲁亚克档案中发现的出处未明的录音,总计二十余分钟,隐微的沙沙声中传来作者本人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朗读《在路上》的片段,不禁令人心头一颤,恍如跨越了阅读时空,走进城市之光书店的现场。

《在路上》是一本具有自传色彩的公路小说,“旅程”部分整理了凯鲁亚克三次驾车横穿美国大陆的旅行经历,图文并茂的介绍重点城市,并通过超链接与作品建立对照。“出版”部分,集合学者撰写的导读、该书得到的评价、手稿的真迹、出版时的更动、凯鲁亚克与编辑的通信等林林总总的文献史料,为有兴趣想深入了解该书的读者提供粗浅的参考。最后,在“垮掉的一代”的条目下,编者罗列了小说中每个人物的原型,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和照片。

记得在评论集《晚期的美国小说》的最后一篇,作者兼电影人Reif Larsen论及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他指出,现有的关于电子书的喧嚣论战忽略了一环重要的创作者的声音,从静态的纸张到闪烁的屏幕,随着图书传播媒介的改变,写作本身亦面临新的挑战,不能只停留于在屏幕上重建纸上的世界,还必须吸纳新媒介的功能,如超文本小说(hypertext fiction)的实验。而进入App Store的《荒原》和《在路上》提醒我们,要应对这种转变与挑战的,不止是作者,还包括所有与图书工作有关的人。

(for《上海壹周》)

1 Comment »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1. 我很期待有个作者能突破纸张上的文字,拥抱这些新的创作方式。

    Comment by Samuel — August 7, 2011 5:04 pm GMT-0700 #

Leave a comment

XHTML: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Powered by WordPress with theme based on Pool theme design by Borja Fernandez.
Entries and comments feeds. Valid XHTML and CS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