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散记旧文

这些游记里,很多是刚来美国的第一二年里写的,把初踏上这片土地时的兴奋和新鲜,张扬和抒发在文字里。渐渐的,游玩的好奇心变得懒散起来,相机储存 卡的容量翻了好几番,于是,沿途的风景,变成了很多很多明亮清晰的照片。和影像比起来,文字总是一件辛苦得多的活儿,很容易让人望而却步,我想,这也是为 什么看电视的人总要比看书的人多好几个零的原因吧。

零零总总写的这些游记,有散落在磁盘里的,有一些发在论坛上的,也有最开始的几篇曾贴在老公的主页上,我想,我真是一个很丢三落四的人,所以,在我还没把它们忘得太干净的时候,赶快找个一劳永逸的地方让它们安顿下来吧。

想写美国游记的念头最初是在一次和朋友的聊天中产生的,那时我和老公正打算去New York City 和 Atlanta,所以就想,回 来开始写吧。可是现在回来了,要写了,忽然开始犹豫了,因为不知道为什么要去写。很明显,就是要记下一些东西,以免岁月磨蚀了今天记忆的痕 迹。把曾经发生的故事变成永恒,似乎是人的天性,可是变成永恒的故事又会怎么呢?如果说,写下自己的故事是为了和朋友分享,那分享又是为了什么呢?分享的 又是什么?我总以为,生活只能凭每个人的直觉去感受,所以每个人的感觉都会不一样,为什么非要让别人来阅读自己的感受呢?哎,如果生活有那么多的否定,生 活又去那里了?既然闲着就是闲着,写点自己的故事也不错,不管是为了什么。

Lost Coast–与自然的最亲密接触 2004年10月

Lost Coast,从旧金山往北大概开车5个小时左右,与洛杉矶的Santa Monica beach比起来,这里绝对是加州最荒凉的海滩之一了。周六早晨从家里出发,沿着101公路,途径金门大桥,一直北上,穿过一个Redwood State Park,行使在茂密的红木森林中,正午的阳光稀稀朗朗的透过缝隙洒落在林间公路上,恍惚中有一种失去时间的感觉。出了State Park,好像距离Lost Coast就不远了。可接下来的开车线路,由于记忆已经被大半年中的生活琐事层层覆盖,实在是记不太清了,只记得我们按照网上前人的足迹,又瞪大双眼以保 证不错过路边任何一个指示牌,翻过两座小山,虽说山不高,山路却陡得吓人,外加下坡时候的急转弯,虽然前人的提醒,下山的时候要注意挂低档,让我们有了一 定的心理准备,坐在车里的我还是长大了嘴巴感受着过山车般的刺激。记得准备行程的时候,看到网上有人说,因为去这片海湾的山路不易改造成方便的盘山公路, 所以才得了Lost Coast这个名字,被人遗忘的海湾,很浪漫的一个名字。

经过一番寻寻觅觅,我们终于来到Lost Coast的一个景点,Black Sands Beach,站在停车的地方放眼望去,只见黑茫茫的沙滩,My God,想到童话中浪漫的白色沙滩,这黑乎乎的一大片仿佛让我看到了地狱的感觉,转念一想,对阿,地狱里的撒旦们也需要浪漫的沙滩来晒晒爱情嘛,谁说爱情 只是天使的专利呢?走到沙滩上才发现,与其说是Black Sands,不如说Black Pebble来的更合适点,这些小石子不仅黑,而且滑,如果踩在比较大的石砾上,一只脚会不由自主的往下陷,于是就必须果断的大踏步向前走。一边走,一边 和老公讨论,为啥这些石砾那么黑?老公说,也许这里曾经是一个大煤矿,看,科学头脑里出来的说法;我说嘛,当然是因为这里的紫外线太强,晒得,哈哈,神经 病脑袋里想出来的答案,胡诌的没了方向。

Lost Coast名副其实,整个沙滩加上我们只有四个人,而其他的生物就丰富了,海星,海带,海鸥,贝克,还有好多被海浪带上来却叫不出名字的生物,看来,被人 遗忘的地方倒是大自然其他生命的乐园,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让我们遗忘更多吧。我们甚至还看到一头躺着晒太阳的海豹,可是……好像已经归去了,顿时悲从中 来,生命……

沿着沙滩往北走了一长段路,这时方圆肉眼能及的范围里面,已经只剩我们两个人类了。我们坐在一块比较高的礁石上,看着接踵的 海浪迎面而来,拍打在下面的沙滩和石壁上,白色的浪花一次一次亲吻上我们的脸颊,面对大海的时候,特别容易有一种被自然威慑到恐惧和不安,但这一次,还多 了一份亲近,感觉生命中第一次这么的和自然靠近,不是站在那里远观的欣赏,而是觉得自己就是成了其中的一部分,在天与地之间,在海面前,好有一种裸奔的冲 动,可到最后还是差了一点点的勇气;倒是猪头老公,居然很放肆的站在礁石上,面向大海撒起尿来,好珍贵的经历啊,生命的第一次也该是最后一次吧,看得我那 个羡慕,恨不得自己也可以站着尿尿,下辈子我一定要做男生!!!(要说明一点哦,这并不是破坏环境的随地大小便哦,在Lost Coast hiking tips中写明了可以在沙滩小便,而大便的话,则需要挖个坑掩埋起来,沙滩上的微生物们会帮助分解这些有机物,blahblah…….)往回走的 时候,正好是涨潮的时间,涌上来的海浪一个比一个猛烈,害得我们只能瞅准浪的空隙从这块礁石跳跃躲到前面一块礁石后面,不过反应迟钝的我,还是和海浪来了 一次亲密接触,眼睁睁看卷着各种生物的海水重重的打在我的腰上,引得我一阵尖叫和老公一脸嘲笑的表情。在往回走的途中,我们兴奋的捡了两颗海星带回来作纪 念,后来看电视才知道,在海边捡贝壳捡海星其实都是不应该的,因为会破坏海洋的生态平衡,哎呀呀,一不小心就犯了环保的错误,要继续多多学习了。

离 开Black Sands Beach我们又开到另外一片供Camping的Beach,这里伫立着一座已经废弃的灯塔,据说曾经建立在海浪最汹涌的峭壁上,如今被迁移到这里,以作 纪念和回顾。关于灯塔具体的功绩,哎,又被其他记忆埋起来了。这时已经是日落时分,站在camping的土堆上,以海作背景,老公和我很风骚的用相机自拍 好几张亲密的剪影照,嘻嘻,仅作私人收藏吧。

Euroka,Ferndale,Mendocino–走走停停看看 2004年10月

离开Lost Coast已是夕阳西下,我们继续往北开了两个小时,到达晚上落脚的小镇Euroka。夜色中,downtown最热闹的自然是各种cafe& restaurants,虽然已经过了8点,AppleBee里面还是人声鼎沸,好不容易找到一张桌子,填饱饥肠辘辘的肚子,还喝了健康的蜂蜜柠檬红茶, 最好吃的是饿而不是山珍海味,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啊。晚上在旅馆,我们还兴致颇高的看了两集连续剧,情定爱琴海,也就因为里面不断出现的那个柏拉图 的永恒的手链,使得我第二天在Ferndale的一个古书店很满足的淘了一本柏拉图的书带回家,可惜到现在还没读上一页,只摆在书架上作装饰了,:P

第二天我难得作了一次early bird,一早八点就起床了,早晨的空气中还带着昨夜露水的寒意,但天空中已只剩一丝丝日出时残留下来的红晕。Euroka是Arcata Bay区一个比较大的城市,从San Franciso Bay Area来到加州北部另一个Bay Area,比起人口众多的三番和经济发达的硅谷,这里明显安静许多,更像一个海边的小村镇,有点冷清,却很舒适。旅馆的breakfast buffet挺合我们的胃口,面包、酸奶、橙汁,我们还多拿了几个苹果和柳橙,预备着路上补充维他命C,hoho

退了房间,我们先慕名开车去看了Euroka downtown的Carson Castle,所谓慕名,就是在网上看到它的照片,然后想自己跑过去亲眼看一下实物罢了,Castle的周围都是铁栅栏,private property,并不对外开放,那就观光客的拍张照留作纪念吧。与Carson Castle对街相望,有一幢Pink Lady House,门口还放着For sale的大木牌。早晨微醺的阳光下,Pink Lady显得更有几分妩媚和娇柔,不免的让我生出将她和Carson先生凑成一对的念头,一个伟岸挺拔,沉静肃穆,一个粉装玉琢,千娇百媚,本来就该是天 造地设的一对,由此我居然还神经兮兮的想到,也许正是一对无法厮守的恋人各自建造了Carson Castle 和Pink Lady,使得每日可以站在窗前两两相望,一个眼神,一个微笑,这样的爱情,虽不完全却更纯粹。

Carson Castle的前面便是一个港口,停泊着数条船只,晨光中,蓝色的天,绿色的树,白色的船,绘成一幅清爽明朗的水彩画。看着眼前这一片还未苏醒的海湾,我 们忍不住想要绕着整个Bay开上一圈,途中我们经过另一个较有规模的小城Arcata,偶尔可以看见路边农舍的门口,十来只牛羊在悠闲的做着晨运,引起我 一阵一阵的惊喜,虽然对动物,我从来只敢远观而不敢近玩,但看到这样一幅幅充满乡村味道的画面,真的让我有一种别样清新的心情。

从Arcata 回到Euroka,我们开始往回家的方向开,中途在迷你小镇Ferndale停留了片刻。Ferndale整个town方圆仅有一英里,以独具特色的维多 利亚建筑风格,被称作浪漫的Victorian Village。也许是周末的缘故,虽然已经接近中午,但整个小镇似乎依旧沉沉的睡着,零星几家open的小店,像惺忪的睡眼,招呼着我们这两个好奇的外 地人。这些店中,大部分都是工艺品艺术品店,不过这可和什么旅游热点的小摊小店不一样哦,店虽小,买的东西却很精致,价格还不菲呢。有一个卖iron scuplture的店,宽敞的店面中,只稀稀落落摆了几十件雕塑,大到桌子,小到相架,在里面逛,更像是在一个展览厅欣赏这一件件精美的作品。最后让我 们驻足是一家古书店,在那里如获至宝的淘了四本Conan Doyle的福尔摩斯小说集(其中两本已经是百岁老人了)和一本Plato叫不出名字的哲学著作,游山玩水也不忘精神食粮,哈哈

离开 Ferndale,我们应该说是真正踏上了归途,虽说有点归心似箭,但沿途还是颇有收获。沿着以海景著称的加州一号公路,停停开开,不仅看到了形态各异的 礁石和波澜壮阔的海浪,最兴奋的是竟然有一群黑乎乎的公牛在海边的黄草滩上踱来踱去晒太阳,你们也太幸福了吧。相比南加通往洛杉矶的那段一号公路,北加我 们经过的这一段,景色更壮观更多让人惊喜之处。

中间我们还在一个Mendocino的海滨小镇停留了一会,本来是想买几节电池给IPOD 的Radio发射器,电池没买到,倒是看到几座漂亮的海边小屋,其中一间Floral house门前栽满了鲜艳的野花,配上两个酷毙了的图腾柱以及白色栏杆上的各种图腾标志,吸引得我不停按相机的快门。花园的长廊外还建着一个非常古老的计 时器——日晷,指针线正好落在接近但还不到三点半的圆点上,而这时的标准时间大概3点20左右,呵呵,这个古老的石制日晷真不愧是老当益壮呢。

原计划我们是打算从1号经过20号回到101高速,后来看地图往前还有一条128号路连接101,虽然有点绕远,但好像沿路有很多redwood forest,风景一定不错,加上老公英明的见地,这种路错过了以后就很难有机会专门为此而来了,有道理,生命中有好多以为可以重来的事情,因为我们某些 下次再说的心情而错过,而不再回来,而为此后悔,期望明天的重复出现,不如抓住今天把它实现呢。于是我们继续沿着1号往南,转入128号路,行驶在近乎原 始的红木森林之间,是一种很养眼的感受,有午后的阳光和路两旁层层叠叠的参天红木做伴,真的想把这山里的空气全部装进身体里带回去。

开出红木森林,路两旁的景物变成了矮矮的哨兵式整齐排列的葡萄园。加州以产葡萄酒著称,这一连片紧挨着的葡萄园群,不禁让我联想到电影云中漫步里, 人们收获葡萄准备开始酿酒前的狂欢。Life is beautiful,即使大火几乎毁灭了整座葡萄园,但只要还有一支根活着。就有重新开始的希望,也是生活的希望。

从128转到101,从101经过三番市区,仿佛是从一个无人的太平洋小岛回到了都市中间,虽然已是华灯初上,却依然车水马龙;虽然有些嘈杂,可终于回到了家,最舒服的还是家里的床。

17-Mile Drive–太平洋一角 2004年2月

虽然说,情人节选择去海边也只能算个落入俗套的主意,可是既然都是吃五谷杂粮的俗人,又何必去计较那么多的落俗与脱俗呢?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中午11点从家里出发,上280,转85,在开上通往Santa Cruz的17号公路,这一段基本都是山路,好像要绕过两个山头(老公是这么说的,他还在车上让我学到了一个新名词,起码对我来说是新的,“鞍”,就是两 座山头中间的那块地方,看来我的中学地理确实遗忘的够彻底了)。过了17号公路,转上1号,也就是著名的加州1号沿海公路,可惜从Santa Cruz到Monterey Bay那一段,并不能很清楚的看到海,倒是要经过一大片的菜田,打开车窗,悠悠飘来一阵菜田特有的味道,有点臭,不知道是不是美国的菜田也有用大粪这种有 机肥料的。从一号Monterey的出口下去,沿着城里的标志开,先是开到了Fisherman’s wharf,赫赫,原来Monterey也有渔人码头,此渔人码头与旧金山的彼渔人码头颇有些相似,一样是熙熙攘攘的游人,一样是不停兜圈找车位的车群, 还有临海的各种饭店,各种特色小店,恍然是到了三番的渔人码头一样。花了十多分钟在拥挤的停车场找到一个车位,去Information center拿了Monterey Bay的一张地图,还出恭了一趟,然后付了75美分的停车费后,我们便离开了这个人气颇旺的渔人码头,继续往前寻找传说中的17-Mile Drive了。

沿着海边的Ocean View Blvd往西,敞开着车窗,车里IPOD放 出来的音乐和车外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浑成了电子与自然的新组合。也许是情人节这个特殊日子的缘故,远远望见几处高耸的礁石群的顶上相拥的恋人,也许这就是 爱情的张扬吧。虽然我们也爬上了一块礁石,去领略大洋包容一切的胸怀和自然那种深不可测的力量,可惜矜持的我们还是偷偷藏起了我们张扬的爱情。不知道层层 叠叠的海浪是卷走了爱情的悲伤,还是带来了爱情的幸福。

17-Mile Drive,顾名思义,是一段全长约为17英里的绕海公路,这样的命名倒是既省事又直接,也可以算是美国人直线式思维的一个写照吧。进入17-Mile Drive是要买门票的,不过如果是那里的住户,就走旁边另外一个入口。我们的车慢慢驶入这个巨大的海滨公园,沿路不时看到一幢幢虽不堂皇可门口那片偌大 的草坪却已经泄漏了主人的财富和身份的别墅,每幢别墅外面都有铁栅拉围着,醒目的地方竖上一块大牌子——Private Property,显然里面又不知居住着哪位富豪呢。

沿着用红线标注的公路(那就是17-Mile Drive)先开到海边,车的右边变是太平洋了。在这段太平洋的海岸线上大概有20个左右的景点,可惜现在能想起来的却只剩下了4个,实在有些惭愧。我们 最先路过的是China Rock,可是并没有停下来,也许是看到就只有一块孤零零的大石头,便觉得没什么意思吧。后来看介绍才知道,那块石头是为了纪念18世纪在这里开荒的中国 人,所以被叫做了China Rock。原来中美交流早在300年前已有了历史纪录。我们分别在lone cypress和ghost tress两个地方停了下来,看名字就知道这两个地方和树有关。lone cypress是指生长这片海滩上,年纪在250岁左右的柏树。这些柏树长的特别强壮,因为只有抵抗得住太平洋狂风巨浪的树才可以在这里存活下来。不过我 们也看到,其中一棵似乎已经经历了太多的风吹雨打,不堪重负的弯下了腰来。树是这样,其实人又何尝不是呢?不堪生活的重负而低头而弯腰。

关于那个Ghost Tree,直译就叫它们魔鬼树吧。究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树,坦白说,我们现在也没有搞得太明白。那个地方,有两种树,一种是矮小粗壮的绿色植物,样子有些 像柏树,但 树冠似乎要大些,可以更好的给海边跋涉的人们提供一个遮风避雨的去处;而另一种,其实只是只剩下了枯槁的树干,外表看去似乎一触即到,而偏偏它们却还是那 么顽强的伫立在那里,当那干枯的树干和前者葱绿茂盛的树冠同时呈入眼帘的时候,竟然有一种仿佛看到了死亡与生命的触目惊心。我想,也许后者更有可能是 Ghost Tree吧。

最后我们还去了一个据说可以看Monterey Bay全景的地方,就在海边的山上。可惜开了上去发现,也许是那里的树长高了的缘故,茂密的树丛,几乎挡住了大部分的视线,有点失望。

17-Mile Drive是 高尔夫爱好者的绝佳去处,里面有好多片专业的高尔夫草坪,有在山上的,有面向大海的,还有很多小的供练习的草坪,甚为壮观。一大片一大片的绿色在眼中晕 开,我们的思维也变得眩起来,竟然冒冒失失把车开到了球场专用的车道上。幸好清凉的海风及时把我们吹醒,赶紧掉头,不然就出大糗了。

带着太平洋的海气,晚上我们去了一个Mediterranean Restaurant吃海鲜,还第一次在餐馆看见美国人和waiter吵架。记得那个不满的美国老头很生气的和waiter抱怨说,first, after salad, we waited for 40 minutes, second, the eggplant burned, third, this is barely warm, so we would like to only pay for salad. 不禁让我想起托福作文的训练,瓦哦,吵架都那么逻辑清楚,哈哈。

旧金山–拥挤的艺术窝 2003年11月

Stanford地处旧金山以南,开车1个小时就能到城区,所以每次住在Stanford的时候,总会找个周末和老公去那里闲逛。第一次去旧金山自 然也是 去年10月份的那次了。那一次一共的假期是4天,其中两天都去了旧金山,当然是早上去,晚上回来啦。不过那时候老公还没有买车,第一天去是个周日,火车停 开,坐了代替火车的大巴到了旧金山,第二天是周一,于是我们就坐了Caltrain在和前一天同样的站下车,又坐着旧金山城里的公共汽车到处逛,去金门大 桥,去市中心逛街,去Civic Center.不过著名的唐人街,第一次去的时候,只是从公共汽车上看到了它的概貌,有点脏乱的马路,路边还不时流淌着“涓涓”的污水,一家家窄小的店 面,卖吃的,卖日用品的,卖电器的,还有什么什么会馆,一看名字就像台湾人搞的,那些店面看上去都有些破旧,用硬纸板搭成的货架,上面摆着各种水果,前面 站着讨价还价的顾客和店主,那架势让我想起了80年代我家门口的水果摊,也不过是这个样子。我不知道这里华人的生活究竟怎么样,可是唐人街给我的第一印象 就是这里是曾经的中国,70年代或者80年代的中国,有点破,有点旧,而这样的唐人街,在美国人的眼里却成了一个了解中国的最佳地方,他们从这里看到中国 的缩影,所以无知的他们来到今天的北京,会惊叹中国的巨变,因为从这里的唐人街要想找到今天中国的影子根本是不可能的。看到这里的唐人街,我理解了,为什 么几年前还会有外国人人为今天的中国人是扎着辫子的。

有人说,到了美国,人就会变得土气,80年代来的中国女人穿得还和80年代一样,90年代来的永远穿得也就和90年代一样,那么现在来的我们呢?坦 白 说,去这里的中国超市买菜,确实能见到一些我认为穿得极为土里土气的中国人,无论男的还是女的,可能女的更加明显一点吧,刻薄的说,有的人穿着的衣服是我 妈妈都不穿的了。我有一个很不好习惯,喜欢以貌取人,我不喜欢去China Town,就是因为我总觉得那里的人都太土了,那里的东西也太土了,除了偶尔去慰籍一下我那想念中国菜的胃以外,我找不出其他的理由要去那里,我甚至讨厌 那里,也许正是因为这破烂的唐人街,让傲慢无知的美国人有了更多鄙视中国人的理由。旧金山的唐人街在Downtown,好像多数地方的China Town也都是在比较市中心的地方,不过一般美国的市中心都是穷人住的地方,所以其实这里的唐人街可以说是美国比较落后和贫穷的地方,由此不难看出华人在 这里的社会地位?我问老公,为什么那些华人不回国而要在这里过着近乎贫民窟似的生活呢?老公告诉我,也许他们根本回不去,因为他们回去了,也只能过过这样 的生活,我想,这样说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不能明白,为什么这里的唐人街不能向前发展,而永远停留在当初的落后状态呢?是不是因为不能融入这里的主流社会, 只能抱着以前的模式故步自封呢?

第一次去旧金山,最重要的当然是去看金门大桥了,按我老公表哥的话说,这是美国标志性建筑,起码是其中之一。我不知道为什么这座桥叫做金门大桥,也 许 那个地方的名字是金门吧,就那座桥来说,浑身上下可找不出金色的地方来,连金点点好像也没看见,只是一座铁锈红色的大铁桥。既然材料是铁的,为什么又会变 成红色呢?好像没有说,可能也和空气有关系吧,就像绿色的自由奶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座桥那么有名,是和跨海有关系吗?不过在今天的旧金山湾区,为了应 付两岸之间每天如潮的车流,跨海桥早已不只金门一座了。而金门这个名字在今天的媒体中,出现最频繁的莫过于在那些有关可能发生的恐怖袭击的报道中吧。不过 还有一次,却是讲一个反战人士在金门大桥上试图悬挂反对对伊拉克战争的横幅而坠海身亡,恐怖与反恐在地理位置实现了极具讽刺意味的重合。虽说对金门大桥的 成名之处有些不解,不过一件关于金门大桥有趣的科学轶事倒是值得一提。这个故事是当我们走在桥上时,老公讲给我听的。千万不要误会金门大桥是一座供人信步 的浪漫铁桥,事实上,当我们走在桥上人行道上的时候,一边是巨大的海风迎面吹来,头发随风乱舞,另一边的风也不小,那是飞快的车流从身边擦过时所引起的强 烈的空气流动而造成的,同时还夹杂着车辆发动机工作时的轰鸣声。那个故事就是因为这些飞驰而过的车辆而发生的。据说在金门大桥刚建成通车的时候,早晚上下 班高峰的时候总是出现严重的堵车,于是请来了一位统计学家,希望能找出解决的办法。这位英明神武的专家站在桥上,估计了左右来往车流的状况和变化,想出了 一个绝妙的办法,不用扩建车道,只需把桥中间隔离左右车道的隔离带,根据早晚车辆高峰的两个不同方向,在高峰前往左或往右移动一条车道,一个令人煞费脑筋 的堵车问题就被这样简单的解决了。不知道这个故事的真实度有多少,可是我们注意了一下,今天桥中间隔离车道的木桩子看上去好像真的仍然是可以升降变化,只 是不知道今天,这位统计学家的策略是不是依旧在施行,或者这些升降的木桩子只是作为金门大桥过去的遗迹被怀旧的人们留在了那里。

旧金山的Civic Center也是个不错的地方,市政厅的房子有点像古堡的风格,圆拱形的屋顶,白色的墙面,金色的条纹在阳光下格外耀眼。旁边是旧金山公共图书馆,门口两 个醒目的黑色的L,分而合,合而分,绕着一个圆的轨迹,周而复始。今年5月开车从那里经过,那时伊拉克战争刚刚结束,路边一位女士举着很大的木牌子,上面 写着:Horn for Bush behind Bar(为把布什送进监狱而鸣笛)。原来是这样,怪不得刚才总听见周围有车鸣喇叭的声音,于是我也凑向老公手握的方向盘,去凑了一下热闹。过了这个大牌 子,绕过一两个街区,我们又听到了另外一股示威的声音,那是某个地区的华人要求建立Neighbor School以解决那里小孩上学的问题。这算是我在旧金山最有意思的一次经历吧。

在美国,说到一个大城市,好像总少不了说说那里的博物馆。旧金山的博物馆也有许多,我们去过的目前还只停留在两个。一个是在金门大桥附近山上的 Palace of Fine Arts.另一个是在市区的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 of San Francisco),这个MOMA好像是全美的一个连锁博物馆,我们在纽约的时候也去过一个MOMA(Museum of Modern Art),虽说里面的展品并不相同,但是两个博物馆各有一家自己的design shop,出售的各种现代设计的商品倒是大同小异,从皮包,到丝巾,到马克杯,有很多雷同甚至完全一样的设计,由此我以为MOMA应该是一个全美范围的现 代艺术博物馆的总称吧。

金门大桥附近的Palace of Fine Arts是一个很经典的艺术博物馆,展出的多数是欧洲十六到十八世纪的油画,有宗教主题的,也有以社会生活为内容的,这些古典油画最大的特点是表达内容的 精致、准确和写实,每一笔都是精雕细琢,无论是主角的表情,还是烘托的景物,甚至连最远处的一棵小树也不愿轻易放过,经典就是这样打造出来的吧。不过这样 的经典好像和今天的我们之间有着一道跨越不了的槛,我们欣赏经典,我们歌颂经典,我们珍藏经典,同时我们也忘却经典,因为经典是安详和宁静的,这样的经 典,又怎能在现代的浮躁和不安中找到共鸣呢?所以现代是印象派的,是表现派的,是达达主义的,是未来主义的,是……现代的种类有太多,因为现代是不安的。 既然我身在现代,我愿意直面我的不安,所以我更喜欢去MOMA.

第一次慕名去MOMA,车一开近,就感受到了现代艺术的气氛,周围有好几个现代艺术的画廊和展馆,而MOMA只是其中之一。MOMA共有五层展厅, 我 们是从上往下走的,那也就从上往下说吧。最上面那层是搞定期展出的,展品是从别处运来,并不属于MOMA自己的收藏,我们第一次去的时候,那里正在准备下 一次画展。往下一层是画家Philip Guston的展品,这些作品看似像MOMA的永久收藏,因为事隔几个月再去的时候这个展厅依然还在,再往下是摄影作品和当代湾区画家的作品展,也是定期 更换的,第二层是另外一些现代艺术经典大师的作品,像毕加索,马提斯的作品。一层大厅还有一个展示现代设计艺术的展厅,展出了各种现代设计师的作品,很多 是与生活紧密关联的。

第一次去MOMA像是个外来客,把里面的展品都看了个遍,却好像没有太多印象深刻的作品,现在能回忆起来的,好像有一系列名为Nude(赤裸)的摄 影 作品,内容就是拍摄了一个裸体女人身体的不同姿势,其中不少是把拍摄的焦点聚集在了乳房。其实艺术和色情只是一线之隔,或者根本没有界限,有时候,色情的 东西能变成艺术,艺术的作品会被贬为色情,其实很难有纯粹的艺术,尤其是在表现性的时候,或者说夹杂着色情的关于性的艺术才是最真实的艺术。

第二次去MOMA,倒是一次有意思的经历。在MOMA周围寻找停车位的时候,瞟见博物馆的门口好像排了很长的队伍,开始我们还不以为然,回想上次去 MOMA大厅里空空荡荡的情形,这次虽说多了一个俄国画家Marc Chagall的作品展,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反差吧。直到从停车场出来,走到MOMA的门口,目光顺着一直排到接拐角的队伍尾巴不断往前移动,好像队伍就是 从售票处开始的,可是还有有点不甘心,于是我们又跑进博物馆的大厅,从售票处,沿着队伍往后走,走着走着,又回到了刚才的街角,看来剩下的选择,不是打道 回府,就是排队到底了。正在犹豫之间,又走来四五个人排在了我们的后面,看着排在我们后面的人越来越多,倒是一次一次让我们坚定了排下去的信念。队伍在加 州灼热的阳光下缓慢的向前挪动着,当时我们还不能肯定那么多的参观者是不是都是冲着那个俄国画家去的,不过进馆以后,五楼Marc Chagall展厅拥挤的人潮证实了我们的猜测是对的。尽管在这之前我并没有听说过这位画家,关于他的作品,由于多数是描述圣经故事的,我也不能有太深的 理解,要问我为什么要去,我想,我也只能回答,只是为了更多的让自己去接触艺术,不知道队伍中是不是还有和我有着类似初衷的参观者,无论如何,望着这些在 烈日下执著等待的人们,我的心里还是为艺术涌出了一些感动。艺术是一种可以实现自我纯粹的东西,艺术可以仅仅为了艺术自身而存在,艺术家可以没有任何金钱 目的的去创造艺术,这就是艺术的单纯,是我们在这个利益至上的社会中丢失了单纯。

经过了一个小时的耐心等待,我们终于可以买票进馆参观了。可惜那个最大的重头戏Marc Chagall的画展并没有给我留下太多的印象,大概只能回忆起其中的一点点滴吧。Marc Chagall是一个出生于俄国,后来移居法国的20世纪犹太画家,犹太人的文化背景使得这位画家在天主教的法国很难找到自己的定位。展出的作品中有很大 一部分是关于他从一个犹太人的视角去阐述旧约的故事,尤其是他晚年的作品,可惜对于那些画,我没有太深的理解,或者,这位画家是不是想通过自己的作品让世 人更多更准确的了解犹太教呢?这只是我个人最粗浅的猜测吧,不过透过犹太教和天主教给画家带来的文化冲突,我相信,能够让这位画家倾其毕生大部分心血,尤 其是到了晚年,来从事这项阐述旧约故事的工作,宗教信仰是其中的一个很大动因。

不过那次参观更有意思的是一个关于当代亚洲妓女的摄影展。说到妓女,好像是一个很遥远的名词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整改运动,不是使妓女这个行业在中国 大 地上消失了吗?虽然今天的我们还是不时会从报纸新闻中看到国家对卖淫嫖娼活动的打击禁止,但是今天我们已经不再提到妓女这个名词了。可惜,我实在想不出一 个更合适的名词来翻译这个影展的标题,prostitution,卖淫女吗?是不是听上去更难堪些呢?说了那么多标题的事情,还是回到影展本身来说吧。影 展中的照片是由一个叫Philip的美籍华人拍摄的,时间上的跨度大概是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10年的跨度,作者的镜头从香港到台湾,从泰国到马 来西亚,当然也包括中国内地,还有菲律宾,越南,还有一些我已经淡忘了的名字。在开始的简介中,作者解释到,在一次偶然的生意交往中,他被带到了某个香港 的KTV包厢,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以出卖身体为生的东方女性,这一次的偶然让作者产生了把镜头对准这个特殊的东方女性群体的念头,同时作者也声明了,这些 照片都是在得到当事人的同意下才拍摄的。展出中的作品,大部分是这些的女性的个人写真或者两三个人的合影,有全部裸体的,有半裸的,也有穿着打扮很考究 的,除了这些,还有一小部分照片的内容是关于妓女这个行业的,比如写在某些地下旅社门口的广告,KTV包厢里嫖客和妓女之间的亲密接触,等等。作者在有的 照片后面还附上了简单的关于其中几位女性的家庭生活以至她们为什么选择走这条路的介绍,当然多数是出于贫困,是为了钱。虽然我不是很能理解,作者拍摄这些 照片的用意到底何在,我也没有太多看出,如他在引言中所描述的,他希望通过这些照片去比较妓女这个行业在东方女性和西方女性中的差异,但是从影展最后的留 言本上,我看出了这些照片引来的争论。有人把它们看作一种对东方女性的侮辱,有人斥责作者根本不了解东方的文化背景和现实,我想,不管对这次影展的评论是 肯定多还是否定多,一样事物的价值并不完全在于它得到了多少正面的评价,而更在于它可以引起人们多少的思考。在这个意义上,我还是愿意给这些照片投上肯定 的一票。

旧金山是一个港口城市,发达的经济和高科技产业在这里起步发展,很多人想在这里实现他们的淘金梦;旧金山是一个旅游城市,渔人码头边是穿梭如织的游 人;旧金山也是一个艺术的城市,所以那么多当代的艺术家,无论是画家还是摄影家,愿意把他们的作品通过这座城市介绍给更多的人;旧金山也是一个华人的城 市,公共汽车上黄皮肤的老头老太们用我们熟悉的语言交谈着,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他们自己移民的故事。可是我,我不想做一个移民,如果说,人和土地之间有 着一种难以名状的依恋关系,那么我愿意留在那片我曾经出生也曾经成长的土地上,继续着我的生命。

斯坦福–身边的风景 2003年10月

因为老公在这个学校念PhD,所以一碰上假期我就会往这里跑。尽管老公住的是学校的房子,但是距离中心校园还是有段距离,所以也不常去。第一次去 Stanford是02年的10月初,那算是我第一次在美国的旅游吧。和老公一起骑着自行车把校园逛了一个遍。与Duke相比,Stanford骑车上课 的 学生要多得多,滑板和轮滑算是第二大交通工具吧,剩下的才是学校的Bus.也许这样市场的需求决定了Stanford的校车服务比Duke略逊一筹,15 分钟才有一班,自然等车的时间要长些,而且多数Bus不是空调车。有意思的是,在Stanford校车经过的某些路线是专用的,其他的车辆不能进去,如何 去控制外来车辆的进入呢?在这种专用的车道上,横的排列着五到六个木桩子,中间相隔的距离半米左右吧,这样除了行人和自行车,其他机动车辆当然不能通过 了。不过中间的一个木桩子却是可以上下活动的,每当校车开进的时候,司机按下车上的一个遥控器,中间白色的那个桩子就开始往下沉,直到和地面齐平,这样校 车就可以安然通过了。除了校车,学校Service的车辆也有这样的控制装置,而外来的车自然就被拒于这条路之外,只能从其他路绕行了。

红色是Stanford的颜色,就像蓝色代表了Duke.所以Stanford建筑的底色几乎都是红色,虽不是喷涌而出的大红,可即便是略有些收敛 的 暗红,依旧掩饰不了这座新兴贵族学校骨子里的张狂。能上得起Stanford的学生几乎都是有钱人,一年四五万美元的学费加生活费,也许不是一个普通美国 家庭可以负担的吧。听一个朋友说,有些律师或医生的孩子,只要给学校捐上一笔钱,就能上Stanford,当然这笔钱的数目究竟是多少,就难以预料了。曾 在Duke听一个韩国朋友形容Stanford的建筑,Shining in the sun.如今看了确实如此,不过也许Shining的不是建筑本身,而是背后金钱的光芒吧。坐落在硅谷中心这样的黄金地带,Stanford可算是占尽了 赚钱的天时地利人和吧。

校园的最中心是一片巨大的草坪,草坪中央用花草铺成了一个很醒目的红色S,可惜这样一个简单的字母,在想象力丰富的人的创造下,便又和 Stanford的拜金主义联系在了一起,S中间加上那棵Stanford Tree——Stanford的一个标志,就像Duke的Blue Devil——变成了$,倒是真有几分相似。除了平时供人踏青玩赏,这片草坪也是每年一次著名的Stanford裸奔开始的地方。看过一些老公拍的裸奔的 照片,虽然不能理解这样赤身裸体在凉夜中奔跑的快感,但这种赤裸裸和自然的亲近感却是可以想象的。在生活日益被工业产品包围的今天,足不出户,指不沾土, 也可以衣食无忧,自然何在?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已不是今天办公楼里电脑屏幕前的人们可以体会的。我们仿佛生活在一个完全人造的世界了,除了从自然中拼命的榨 取为自己所用,我们还对自然做了什么?当石油被满大街的汽车燃尽,当大气层因为日益的破坏而使紫外线畅通无阻,那时的我们还能像今天那样开着敞篷的跑车, 悠然的躺在沙滩上享受日光浴带来的Tan么?也许这样的危机不是我们这代人将经历的,却也是我们必须担忧的,不是么?

沿着Palm Drive开车进来,路的两边是整齐的棕榈树,不知道这种热带的植物是如何在这里生存的。既然人能胜天,那么有钱也可以把本不属于这里的自然搬到这里吧。 关于这里的气候,有人说像草原性气候,昼夜的温差很大,没有明显的四季,雨水很少,除了12月1月的雨季,平时几乎很少下雨。我从今年五月初来到这里,现 在是7月底了,还从没下过一场雨,来的时候后面上山碧绿的草,如今已是枯黄遍野了。所以Stanford的地图上有个标着Lake的地方,除了雨季的时候 是浅浅的一个湖,湖边上泥泞的道路,其他时候只见湖底的水草都暴露在阳光下,点水不见,倒像一片被人遗弃的荒草地。尽管缺水,用水在这里倒是不成问题的, 而且在美国好像没有水费一说,似乎各处用水都是免费的。可是最近来了一个修理工,把我们家的水龙头都换了一遍,他告诉我,那是为了节水,把里面的压力变 大,于是出来的水少了,感觉却还是和以前一样多,有意思的把戏。雨水少并不影响这里宜人的气候,因为地处海边,海风带来凉爽湿润的空气,夏天最热的中午也 不过30度左右,虽说走在阳光下还是会隐隐出汗,可是呆在室内,却丝毫感觉不到热,所以尽管我们住的房子没有空调,却怎么也不会经历像在国内那种蒸桑拿般 的汗流浃背。夜幕降临,也许是临山的缘故,气温很快恢复到10多度时的惬意,所以睡觉的时候还要盖个小被子,不然就可能着凉了。唯一的不足是这里的气候缺 少变化,一年12个月365天,似乎都是这样的天气,四季的转换在这里似乎看不出痕迹,或者说这里根本没有四季,起码冬天是在这里难觅踪影的。可是对于贪 图享受的我来说,这种单一却舒适的天气是最好不过了,即使这样会让我失去雪带来的乐趣。因为我实在讨厌冰冷的冬天穿着厚厚的棉衣时的臃肿模样,身上仿佛一 半的细胞都去冬眠了,只有呆在有暖气的屋子里,享受着没有阳光,没有天空而换来的温馨。

从草坪到气候,似乎有些扯得太远了。继续回来说那个Palm Drive吧。沿着这条路开进来,视线越过大草坪,路的终点是一座教堂,不算很大,也不是很高,但是教堂正门顶上的画却很绚丽。这座教堂是 Stanford创建者的夫人为了纪念死去的丈夫而建的。教堂里面好像是不让外人进入的。除了有弥撒祷告,也只是参加的人才可进入。不像Duke的教堂, 没有活动的时候,似乎任何人都可以到里面观瞻一番。

教堂前面是盛开的鲜花,鲜花绿草中七个黑色的塑像屹然而立,有人说是罗丹的作品,我不知道,不过这关于这七位加莱的公民的故事,我倒是知道一些。那 最 初的希腊的故事,我没有读过,我只读过一个德国戏剧家根据这个故事改编的剧本。第一次和老公走过那里的时候我就给他讲了那个故事,不过不知道他物理的大脑 记住了多少。故事中具体的人名地名我已记不清楚,大概的情节是这样的:某个国王攻破了一座城市,他提出,如果这座城里有七个人愿意第二天早晨去城门前接受 死刑,他就可以赦免城里其他所有人的性命。于是城里所有人聚集在一起商议对策,最开始是一位年纪最大的老人站了出来,接着陆陆续续站出了另外七个人,他们 决定接受国王提出的要求,以自己的性命来拯救全城人。可是说的是七个人,却出来了八个,要如何决定谁不去呢,那个老人提出,明天这八个人都按时去城门前, 到的最晚的人自动退出。第二天早上,其余的七个人都站在了城门前,唯独那位老人没有出现,大家开始议论纷纷,认为这个老人怕死不敢来了,就在这时,远处走 来四个人,他们抬着的是那位老人的尸体,原来他在前一夜自杀了,为的是成全其他七个人。可又在这个时候,城外传了命令,昨夜国王喜得贵子,赦免了全城人, 包括那七个人。关于这个传说,不同的文学流派有自己不同的诠释,因此也有了不同版本的改编。虽说我读的那个是德国表现主义的版本,但对于表现主义对那位老 人自杀行为的解释,我并不完全认同。我只是最简单的认为,这位故事中的老者是我所知道的,无论是现实中,还是故事中,最无私的人,他用生命成全了所有人, 包括那七位挺身愿为全城人牺牲的人。在很多事情上,我们以为自己完全是在为了别人,却忽略了其实也是为了自己。为别人的付出,却也成就自己的英雄主义。而 什么是彻底的无私,彻底成全他人,是这位老者给了我们答案。但是,究竟这种彻底的无私是不是适合现在自私的人类,却是有疑问的。

教堂四周的长廊是用青灰色砖头砌成的,即便外面日光暴晒,一走进这里,就感觉阵阵的凉意。沿着长廊走着走着,会忽然发现脚下踩的那块石头上竟然写着 数 字,好像从94开始,95,96,……,00,01,……,最后一块是02,老公告诉我,每一块砖头代表每年的毕业生,从1894年第一届毕业生开始,据 说Stanford的梦想是让这些数字环绕教堂一周,现在可能才走了四分之一还不到吧。在最后02那块砖头上踩了几下,算是对它特别的眷顾吧,因为这块是 我老公这届的。不过现在,应该又多了一个03吧。看着一届一届的毕业生,从学校这里走出去,我想,这该是每个学校最快乐最欣慰的时候吧。

除了草坪和教堂,Stanford另一个值得去的地方便是Hoover Tower了。顾名思义,这个塔应该和胡夫总统有些关系吧。这位胡夫总统是Stanford曾经的校友,这座塔便是为了纪念他而建的,是不是他本人出资, 我就记不清了。关于这位胡夫总统在美国政坛上的业绩,我们历史课本上对他的评价好像并不高,倒是其后继者罗斯福总统,声名远播,大危机后的新经济政策促使 美国经济走出低谷,二战中与英法联盟,把世界从法西斯的魔爪中解救出来,这个名字在我们高中历史的考卷中频繁的出现,关于其推行的“新经济政策”,也是名 词解释和问答题中一个出现概率颇高的词汇。可怜了这位胡夫总统,活在罗斯福的阴影之下,自然被认为了是个无所作为的总统。后来在《读书》上看到一篇替这位 总统不平的文章,说挽救美国经济走出危机的实际上是胡夫在职的时候经济政策,而非罗斯福的新经济政策。对于这种学术界的争论,我不是历史专业的,自然不能 发表太多的议论。不过在Hoover Tower里读到这位总统的在任期是1929年——1933年,这不就是大危机最高潮的四年么?从1929年某天美国道琼斯股票狂跌,到1933年,是整 个世界经济的崩溃期,按马克思的话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自身的产物,既是如此,又怎是胡夫一个总统可以挽回的?何况他还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总统 呢。也许只能说他实在是太生不逢时了吧。同样时势造英雄,经历了最低谷,总有走出低谷的时候,资本主义的经济并没有脆弱到一次危机就能打垮的地步,于是就 有了后来的罗斯福,有了他的新经济政策。

现在的胡夫塔除了在一楼的大厅陈列了一些关于胡夫生平和家庭的图片文字,其余部分被用作图书馆使用,而塔顶则成了一个登高远眺Stanford校园 的 绝佳观景点。上胡夫塔眺望校园是在今年五月陪一个Duke来的师弟参观Stanford,可惜我对Stanford的地形也是知之甚少,所以尽管站在塔 尖,只看到脚下高楼遍地,它们的名字却怎么也说不上来,唯一能认出的就是中心的大草坪,中间巨大的红色S在阳光下显得分外妖娆。

Stanford校园另外一片人群比较集中的地方叫做White Plaza,经常会有小型的音乐会在那里举行。曾有一次,像是一个乐队在那里表演,一支硕大无比的号在人群中格外引人瞩目,而更让人吃惊的是号口,也就是 号朝外面的那个地方,居然印上了一幅五星红旗为底,毛泽东头像在上的图画。小广场的周围是书店,邮局,学校的行政主楼,银行,Café,每天中午, Café外面坐满了吃饭的学生,又或者刚开学的时候,学生在某个窗口排队交费,在书店里穿梭买书,人来人往,好不热闹。旁边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喷水池,既 有人在池里嬉水打闹,也有人悠闲的躺在池边晒晒日光浴。水,似乎是Stanford校园里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不同模样的小型喷水池,某幢楼的正门前有, 某条路的中央也有,就我看到过的也该有四五个吧。对喷水池的偏爱,也许是因为这里的日光太过灼烈,而只有水才能冷却着炽热的阳光。踩着自行车从水池边骑 过,细小的水珠洒落在脸上,一种来自心底的凉意油然而生,火热的太阳顿时也变得可爱多了。

到了正点或半点的时候,Stanford校园里也会有钟声,不过好像不是从教堂,而是从一个特别的钟楼传来的。这个钟楼地处图书馆附近,外观上和别 地 的钟楼没什么两样,走进一看,有意思的是在钟楼的底下,整个钟的内部结构完全暴露在空气中,透过外面的玻璃窗往里望去,钟摆有规律的从这边悠悠然晃到那 边,里面其他的齿轮也在努力的工作着,原来时间就是这样产生的。说到钟,Stanford还有另外一个有趣的钟。远远望去,只是一个黑色的石台,台面上有 三个圈,最外面那圈的数字代表小时,中间的数字代表分钟,最里面那个小盘上的数字是秒。你可以通过每一圈的指针指向何处,读出准确的时间。台子的中央似乎 有水溢出来,流过石台光滑却略有些向外倾斜的表面,如瀑搬的落到地面周围的鹅卵石上,这时低头看去,你会发现,除了台子上的时分秒,台子外的地面上还写着 12个月份的名字,原来整个台子也是在照着太阳的东升西落缓慢移动的。霎时间,心里对这位设计师巧妙而富有创意的心思充满了无比的佩服。

再来说说这里的本科生食堂吧。说是本科生食堂,其实不是本科生专用的,只不过大多数食堂都在本科生楼的附近或者里面,去的又几乎都是订Meal Plan的本科生,所以才叫了这个名字。Meal Plan是美国大学学生就餐的一种模式吧。按每周几餐计算,有10餐的Plan,那就是周一到周五的中餐和晚餐,也有14餐的,那就是一周七天的中餐加晚 餐,当然也有其他的Plan,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按月或者按学期交钱。所有的饭菜饮料和水果都是自助的,在食堂的门口刷卡,进去就任你吃个够吧。很多 本科生一个学期的Meal Plan中会有几个Guest Meal,也就是说可以请别人来吃饭。因为这样,让我有了机会在Duke和Stanford的本科生食堂蹭了几回。可惜没有蹭我老公的,因为我来了,他也 本科毕业了,开始了自己做饭的新时代,赫赫,只能蹭蹭老公自己的手艺了。总的说,Stanford的菜肴要比Duke的好,可能是因为在加州的缘故,亚洲 食品多一点,更适合我们东方式的肠胃和口味。因为是自助,第一次去的时候总会吃好多,即使是那些典型的美国垃圾食品,也会觉得不错。可是去了几次,就开始 对那里的食物感到厌倦了,就是那么几种换来换去的,味道都差不多,自然就没意思了。想想那些中国来的本科生,要在这样的食堂吃上四年,真不容易。可我老公 却总说他吃了两年也没吃腻。他以前的一个室友告诉我们说,有一次我老公在食堂拿了特别多的东西,六杯饮料,牛奶啊,果汁啊,还有两大盘的主食,把整个托盘 都放满了,食堂里的一个人看见了,忍不住问他,你是不是很饿啊?听到这里,我们都笑翻了,想不到还有这样糗的事情。既然是自助,能吃为什么不多吃呢?老公 除了多吃,拿的也多。有时拿一袋面包,有时是一大串香蕉,放进书包,拿回来慢慢吃。我就曾从他的摄像头里看见他从书包里一个接一个掏出了四五个苹果来。他 的外号是大老鼠,人如其名,太贴切了。

亚特兰大–意外的惊喜 2003年6月

去Atlanta纯粹是一个偶然,本来以为因为自己是Duke的学生,必须去亚特兰大申请我的德国签证,结果,没想到在旧金山就把一切申请手续搞 定了,可是机票已经订了,怎么打发在Atlanta的两天时光呢?周围的朋友也没有去过那里的,对Atlanta的唯一认识,就是那里曾经举办过1996 年的奥运会,会不会有象北京亚运村一样的奥运村在哪里呢?对那里的所知甚微使得我们只能在网上搜索Atlanta的interesting places,终于找到了几个,还知道原来CNN Center,Coca-cola center都在那里,那就去看看吧,老公说,也许以后就不会去那里了,这次也是一个机会。

6月17日一大早从Stanford出发,加上三个小时的时差,飞到Atlanta已经是傍晚8点了,哎,忽然有种生命被缩短了的感觉。在机场,对 亚 特兰大有了最初的印象,那里的黑人比例明显很高,而且还看到几个擎天柱般高的人,显然是篮球运动员,不过我对美国的NBA所知甚少,不知道什么队在什么地 方,不过我想,Atlanta应该是个篮球运动比较流行的地方吧。

从机场出来,外面的空气特别闷热,好像刚下了雨,但是热空 气好像还是聚集在整个上空不能散去,感觉又湿又热,和加州干燥凉爽的空气简直是天壤之别,不 过倒和杭州的天气有几分相似,湿热得让人可以闻到空气中泥土的气息。我们直接开车去预定的旅馆,那里的高速似乎很发达,路面也不是很颠,我们推测,这些路 是不是当时奥运会的时候修建起来的,因为有个朋友告诉过我,Duke旁边的一条通往亚特兰大的高速就是当时为了奥运会修的。到了旅馆,饿得不行,可是已经 10点了,上哪里找吃的去呢?房间的钥匙上有一个pizza-hut外卖的广告,试着播了上面的电话号码,居然可以,于是就点了两个大pizza,饿的时 候似乎什么都成了美味,即使是这种并不好吃的外国烧饼。

第二天准备去Atlanta Zoo,据说那里有两只来自中国的熊猫,我们想,这可能是那个地方那么有名的缘故吧。不走运的是,那天早上醒来,外面下了很大的雨,于是就继续睡到了中 午,起来上网看云图,希望下午的天气会变的好一点。云图上没有看出太多的希望,但总不能一天都呆在旅馆吧,所以看外面的雨好像小了一点,就准备出发,想 着,边走边看吧,要是雨不下了,就去Zoo,要是还下呢,就去shopping mall逛街算了,不过出门的第一件事是去旁边的Target买雨 伞,以防万一。没想到,从Target买完雨伞出来,天空居然出了太阳,看来是个好兆头 啊。于是我们决定开车往Zoo的方向走,很顺利的找到了Zoo,又一次觉得Atlanta的交通真是不错,城里也是高速,不用走Local的路既复杂又一 路红灯,很费时间。

进了Zoo,按着地图指的方向往前走,一路看到的有Flamingo,孔雀,各种鸟类,还有一种长的象 猫,似乎是生活在树上的动物,特别的胖,叫声听 上去特别的恐怖,是那种充满哀怨的恐怖。其实美国Zoo里有的动物也和中国的差不多,所以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之后,我们就径直往熊猫馆走去。在熊猫馆的门 前,我们先是仔细阅读了一块大牌子上描述的如何把熊猫从中国成都运到这里的整个过程,上面说整个运送过程是通过UPS,又是飞机,又是汽车,一路的颠簸, 这两只小熊猫真是不容易,从遥远的中国来到这里安家。可能是我们去的那天是个阴雨天,所以熊猫馆的人特别少,偶尔才进来几个参观者,最多的是小孩,一波一 波的,看上去象是学校组织的活动,有一两个年轻的老师带着,小孩们一进馆,就会兴奋的喊道:panda, that’s panda。不过马上他们就会互相打打手势,提醒大家,be quiet, 因为墙上的说明上写着,为了不让熊猫受到惊吓,请保持安静。我们在熊猫馆的时候,大概是下午1点多,正是中饭的时候,所以有一只熊猫就坐在一 堆竹子中间,津津有味的享受着它的美餐。因为人少,使得我们有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可以近距离的观察熊猫的各种动态。回想在中国的动物园,好像熊猫馆前总会拥 挤着里三层外三层的参观者,所以每次都只能远远的观望,对熊猫,更多的都是远观的印象。这次不一样,我们就贴着玻璃,看着里面的熊猫,拍了不少熊猫吃竹子 和给自己抓痒的录像。有一个美国老头,看我们对熊猫那么充满兴趣,就问我们,是不是从成都来的,我们告诉他,不是,我们是从杭州来的。不过,他好像对杭州 这个名字没有任何的地理概念,于是我们就补充告诉他,杭州紧邻上海,于是他略有所知的点了点头。其实这种情形不止第一次遇上,遇上有人问我从中国什么地方 来时,经常是,我先说了杭州,看到对方一脸茫然的样子,接着跟上,near Shanghai,然后对方就会明白的点点头,大概对杭州的有了最初的 地理概念。这样看来,杭州的国际性好像弱了一点,不过也有可能是我遇上的那几个人对 中国太缺乏了解的缘故。说到这里,不得不插上一段小插曲。一次我和我们系的一个同学站在美国地图前聊天,他说,美国地跨四个市区,相当于整个欧洲那么宽, 不可思议,接着他问我,中国有几个时区。我回答他,大概也是四个吧。然后他就用一种近乎震惊不相信的表情看着我,好像是第一次知道,中国的地域是那么宽 广。而他的这种震惊也给了我一种不可相信的震惊,他是英国牛津毕业的硕士,居然对中国到底有多达也没有概念,太不可思议了。难道这就是傲慢的大英帝国?好 像有点可笑。

继续回来说说我们的Zoo之行吧。从熊猫馆出来,我们又去了热带雨林,看到不同种类的猩猩。其实他们已经长得和 人类很相像了,有的甚至能够直立行走 了,不过显然,他们要比人类看上去跟庞大些。看完灵长类的动物,还看了热带草原的犀牛啦,斑马啦,羚羊啦,鸵鸟啦,非洲的狮子啦,接着就走到动物园门口 了。整个动物园并不是很大,显然没有北京动物园那么大,老公告诉我,北京动物园是亚洲最大的动物园,哇哦!

出了动物园,老公 对我说,美国动物园的动物怎么看上去都无精打采的,他的解释是整天被关在笼子里,失去了活力。可是我倒不这么想,我觉得,可能是这里 的动物受到外界的刺激太少了吧。回想国内的动物园,每个展览前好像总都会拥着好多人,他们不断地向里面的动物作出各种挑逗的动作,有甚者还会不停敲打玻 璃,以吸引动物的注意。遇到有点开放式的笼子,还会经常有人往里面扔点面包屑之类的东西,给里面的动物加点伙食,这在美国好像是不允许的。也可能是因为这 样,这里的动物更加显出了失去自由的郁郁寡欢之情。

从Zoo出来,我们先去附近的一个AAA拿了一些Atlanta和new york city的地图,为了后面的行程做准备。看看时间,已经快5点了,要去其他参观的地方是来不及了,于是我们就在地图上找了一个比较大的shopping mall,索性逛街去吧。很容易的找到了lenox square,看介绍,这个shopping mall,不算最大,也起码是one of the biggest in Atlanta,里面还有这个shopping mall重建改建的历史介绍。大是大,但是美国的shopping mall 差不多都是一种模式,两层或者三层的楼房,里面聚集了各个品牌的专卖,再加上几家综合性的商场,如macy’s,bloomingdale等等, 里面的环境倒是不错,有人工的园林,喷泉啦,雕塑啦,休息的长椅,有的还会陈列出几辆车在大厅里,不知道只是为了装饰,还是这些车是真的卖的。不过总觉 得,在一个近乎封闭的空间购物让人有些失去自由的感觉,少了最重要的元素——空气,所以相比之下,我最喜欢的还是stanford shopping center,那是另外一种模式的shopping mall,同样是各种专卖,同样是假山流水,不过所有的这些不是封闭在一个空间里,而是错落有致的分布在一片区域,头顶上不是屋顶,而是天空,就像一个 shopping park。在这个公园里,既可以购物,也可以邀上几个朋友,喝一杯咖啡,享受一下加州的阳光,欣赏一下偶尔路边艺人的表演。这种样式的shopping mall我还在Santa Barbara的downtown见过,喜爱的感觉油然而生,我想,这种喜爱最终是缘自人类最原始的对空气的热爱吧。人,又怎么可以脱离空气而存在呢?

对于逛街,我的理论是,如果逛街什么也不买,就像做了一件事情而没有任何的收获,这样的购买欲总是让自己都觉得诧异。所以这次在lenox square, 我还是买了不少东西,尤其是看到打折的,即使自己并不是很需要,如果这次不买,也会觉得是自己亏了。但是按我老公的说法,这些不需要的东 西,不买才是真正的不亏。赫赫,女人和男人,对购物有不同的定义,不过,尽管他心里这么想,但是对于满足我这个购物狂的欲望,他还是毫无怨言的,这样一 来,反倒让我觉得心里过意不去了。每次看他爽快的要给我刷卡,我心里总会一阵愧疚,然后不是拿出自己的卡来刷,就是说,算了,还是不买了。咦,这算不算欲 擒故纵呢?原来我老公还有这一招呢。不过这一次,我还是狠心让我老公给我买了一个大熊,哈哈,我们家bear corner里面有多了一个新成员了哦。

从shopping mall 出来的时候,外面又是一个雨天,不过象是阵雨过后的尾声,不是很密,雨点却不小。老公让我在门口等着,他去把车开过来。看着他一路小跑往停车场方 向奔去,心里忽然涌起一种久违的感动和幸福,就像一个初恋少女,正在享受着恋人为她付出时的心情。也许是平时和老公打打闹闹开玩笑的时间太多了,就慢慢淡 忘了去体验这种爱情最原始的味道,有点酸的甜蜜。想不到在这个不经意的时刻,又回到了最初的这种感觉。生活,又或是生命,有多少又岂是可以计划和预测的 呢?

回到旅馆,差不多这一天也就接近尾声了,剩下的是冲凉,睡觉,还有上网看看email。在这个网络算是发达也不算很发达 的年代,我们却是真正成了离不 开网路的一类人,所以每次出游,我们都会带上笔记本,即使旅馆没有高速的网络,电话线还是可以让我们以蜗牛般的速度和世界建立连接。

根据yahoo的天气预报,第二天下午会有雷阵雨,于是我们计划第二天早上先去centennial Olympic park,下午在去cnn center 和coca-cola world,后面两个都是室内的,就不怕下雨了,另外还有一个博物馆,是著名小说Gone with the Wind的作者Margaret Mitchell以前的故居,不过要看时间是不是足够在去那里了。

第二天早晨醒来,天气还是有点阴阴的,不过相信yahoo的预报,按预先的计划,先到了centennial Olympic park。 那里就像一个Atlanta市中心的大广场,大片的绿地,喷泉,微缩的人工瀑布,喷泉四周竖着各国国旗,可是我们寻觅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五星红 旗,哎,还是什么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可是在这里,有日本的大太阳,也有韩国的大八卦,可是……心里总觉得怪怪的。还记得以前读过的故事,里面的主人公参加 某个国际活动,主办方没有悬挂中国国旗,于是就据理力争,最后成功。这样的故事好像不止一个。当然,我们没有这样的豪气再去书写一个类似的故事,或者说, 在这个时候,中国人的某些弱点在我们身上淋漓尽致的得到了体现,除了心里感叹一番外,我们就像一个过客,从这里走开了,似乎什么也没发生。不过现在想来, 除了嘲笑一下自己的懦弱,却让我对自己国家的国际地位产生了某些怀疑。接下来,我忽然不知道,国际地位究竟意味着什么了。国家,国家尊严,国际,这些政治 的名词,政治的分类,政治意义上的地位,所有的这些把人类束缚在竞争的笼子里,难道除了争个你死我活,分个高低上下才是真实的人类吗?我想,这样的问题并 不适合在这里讨论,那就让我们就此打住吧。

从公园出来,我们去了旁边的CNN Center。老公说那是美国的中央电 视台,这样的类比,倒挺有意思,起码可以让国内的人很容易的对CNN有个最初的印象。坦白说,对CNN并没有太多的 好感,尤其是他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扮演的角色,他对战争的鼓吹和渲染,似乎努力在向美国民众,甚至世界证明,这次的战争是多么的激动人心,Bush政府正 在进行这一场多么伟大的事业,这一切只能让每个有眼睛的人对他产生鄙夷。在这场战争的媒体战中,他完全忘记了自己作为新闻媒体在政治事件中应该扮演的角 色,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政治的工具和傀儡。不过CNN Center的Tour还是让我们了解了许多电视新闻背后的故事,尤其是技术方面的操作。

45分钟的Tour结束以后,我们顺路去了旁边的International plaza,看见了Tour Book里提到的Atlanta Dome,不过我们没有进去,从外面看,应该是个Auditorium或者体育馆吧。在那里拍了几张照片后,我们就开始往Coca-Cola World走去了。那里距离CNN Center大概20分钟的路吧。不过市中心的交通总是少不了堵车,所以我们决定不开车,步行过去。途中路过一片名为Atlanta Underground的地区,据说这是Atlanta这座城市最早开始的起点,不过现在这里是一片商业区,各类特色的店铺排列在这里,好不热闹。

走过Atlanta Underground,远远的,我们就看见了Coca-Cola World 门前旋转的大牌子。那是一个类似展览馆的地方,里面陈列了所有和Coca-Cola有关的东西,包括Coca-Cola的发家历史,上上个世 纪,一个药剂师在买咳嗽药水的时候,偶然在药水里掺上了Soda,想不到竟调成了一种在世界流行了几个世纪的软饮料。这个故事,我想,每个准备过 Toefl考试的人也许都会记得吧,记得有一次考试的听力短文讲的就是这个故事。展览中出现最多的是各个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从美洲,到欧洲,还有亚洲, Coca-Cola的广告,还有许多描述Coca-Cola如何在世界范围流行开来的纪实图片,当然也有中国的,原来在民国年代,中国已经有Coca- Cola了,不知道那个时候可口可乐的味道是不是和现在的一样呢。除了广告和图片,还展出了Coca-Cola的生产流水线,其中不遗余力的介绍了 Coca-Cola的包装,把它和其他Cola的包装进行区别,还陈列出了它在世界各国不同的包装瓶子,有易拉罐的,有塑料瓶的,也有玻璃瓶的。最有意思 的要数品尝各种不同Coca-Cola的口味了。逛了累的人们都可以在这里随心所欲的爱喝多少就喝多少,各种不同的Coke,有Diet的,有 Minute Maid,从一个巨大的铁桶里经过周身的各个口子,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可乐抛物线,像喷泉一样注入排列在周围的自动饮料机里,然后 把杯子放在饮料机的下 面,Coke顺流而下,哈哈,这样出Soda的方法,也许只能在这里一见吧。出了这个厅,旁边一个大厅则给参观者提供了品尝各国Coca-Cola口味的 机会。原来在推向全球的过程中,Coca-Cola还根据当地人的不同口味,推出不同品种的汽水。比如,曾经在国内很流行的醒目果汁汽水系列,就是中国的 Coca-Cola特产。在那里喝到久违了的醒目西瓜汁,兴奋的我们就在醒目的Soda机旁边拍了一张巨醒目的照片。

品尝了各种Coca-Cola的产品,参观也就接近尾声了。走出展览馆的时候,是4点左右,于是我们就决定开车去那个Margaret Mitchell的故居看看,也许能赶上最后一轮参观呢。谁知就在这10分钟的途中,忽然阵雨大作,找到了那个博物馆,已经快4点半了(我们从Coca- Cola World 走到停车的地方还花了20分钟),看着外面的大雨,担心着博物馆马上就要关门大吉,我们几乎动了索性掉头回旅馆的念头,幸好执著的老公继续把车 开到门口,我们隐约看见玻璃门上写着的闭馆时间是6点,于是一阵兴奋,停了车,顾不上瓢泼的大雨,就往入口走去。买票的时候,我们看见有学生优惠,就把学 生证拿了出来。卖票的那个中年妇女,先是看了我老公的斯坦福学生证,就顺口问我,你也是斯坦福的,我告诉她,no,我是Duke的。“噢,Duke,”她 和旁边的人说道,那个人的第一反应是,“Oh,Blue Devil。”那女的继续说着,“我在南卡的时候还看过他们的比赛。”看来Duke的篮球还真是名不虚传啊。

参观的过程大概分三部分,先是看了一段介绍Margaret Mitchell 生平的录像,然后一个解说员领着我们去她的故居,那是一幢三层的小楼,导游在一层给我们更加详细介绍了这座故居的来历,说的最后才知道, 原来这地上的三层楼房已经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故居了,那是一场大火以后重新根据史料修建起来的,但是庆幸的是,这位女作家生前的住所并不是在地上的某一 层,而是在地下一层,大火并没有破坏到她在地下的住所。接着,导游就带着我们去参观了她在地下的房间。其实说是地下,并不是想象中那种暗无天日的地下室, 透过房间的窗,可以看见街道和马路上的车辆,除了卧室,还有浴室,厨房,但是里面的一切,包括每个房间,都好像比我们平时看到的缩小了一号,感觉上有点拥 挤的空间,摆满了各种物品,但是井然有序,反倒让这个狭小的房间显得更加温馨。与其拥有一个空空荡荡的大屋子,我宁可要一间整洁拥挤的小屋,反而更加有家 的感觉。如果每个人都可以收敛一下对居住空间的无限欲望,也许旧金山的街头,也许白宫附近,就不会有那么多无家可归的人了。

整个解说过程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一段话是在说到Margaret40多岁的时候被一场车祸夺去了生命,也许她一生唯一的缺憾是没有孩子,但是对于她 为 什么不想要个孩子这个问题,大肚子的解说员给了一个他自己认为的理由,因为她和第二任丈夫的婚姻近乎完美,有了一个Ideal Husband,所以她才不会想去在孩子上找到寄托。听到这里,我和老公相视一笑。也许说每个想要孩子的女人是因为在丈夫身上失去了某些寄托有些过于武 断,但是想用孩子挽回一段近乎死亡的婚姻,这样的事情可能每天都在发生,甚至成功的例子也不少,无论想法最初源自女人还是男人。也许婚姻中有了孩子,孩子 变成了两个人感情的依托吧。尽管我没有仔细想过自己为什么不要孩子,起码现在的我觉得我的婚姻不需要孩子,而且觉得以后也不会需要,不过这次一来,倒给了 我一个绝棒的理由向老公解释我这个不想要孩子的念头究竟从何而生。不过,也许,也许……真的是因为我有了一个完美理想的老公吧。

从地下的故居出来,导游带我们去了最后一个大厅,里面是介绍电影Gone with the Wind 产生的过程和中间的故事。在进厅的地方有一个巨大的留言本,每个参观者都可以在这里写下一点自己的感受,我们自然也去凑了一个热闹。说到这里,整 个参观过程也描述的差不多了,不过还不得不说说那个带我们参观的解说员John,他简直太能说了,用滔滔不绝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Margaret一生的 故事,包括这个故居的一切,似乎都已经在他的大脑里重复了无数遍,甚至已经成为了他身体里的细胞,以至于他介绍的时候,都不需要任何的思考,就可以顺手拈 来,顺口说出了。这样专业的解说给同行的每个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我们在留言簿上看见同行的一个人这样写道:give John a raise!

出了博物馆,阵雨已经过去,又是一个晴天,灼热的阳光掺和着雨后湿润的空气,又一次让我们想起了杭州的夏天。回旅馆的途中,我们先去了Olive Garden吃饭。这是一个意大利的餐馆,在Stanford附近就有,不过想不到第一次去这个餐馆吃饭是在亚特兰大。那里的pasta做得还不错,可是 汤就好像差了一点,可能是Tomato Sauce放得太多,酸味太重了,不如法国餐馆的Lobster Bisque 好喝。我很喜欢餐前的面包,也许是吃多韧性十足的法式面包加橄榄油,换种口味,倒也新鲜,软软的面包,有着很重的Garlic味道。至于那里 的甜点,Tiramisu做的很地道,毕竟那是意大利的传统Dessert,不过我倒更喜欢以前在法国餐馆吃过的Tiramisu,尽管没有那么正宗,显 然经过了法国人的改装,但是Cheese的味道没有那么重了,所以吃上去不是很腻。那天吃甜点的时候,我按着一个朋友给我的建议,来了一个小小的革新。以 前吃甜点喝咖啡的时候,我还是会按平常的习惯在咖啡里加奶和糖,但是那天,我按朋友说的,吃着Tiramisu,喝着Black Coffee,这样一来Tiramisu没有那么甜腻,Black Coffee也不苦涩难当了,简直是完美的中和啊。

饱餐了一顿后,我们的亚特兰大之行就只剩下不到12个小时了。第二天,我们从空中向清晨的Atlanta说了再见,准备开始我们的纽约之行。像老公 说 的,也许以后几乎不会有机会再来这个地方,但是,我们已经来过了,而且我们不虚此行。旅行是这样,生活也是这样,有些事情经历过了,也许就永远成了记忆中 的故事,所以还是用心的去经历生活的每个片断吧,不要在它成了回忆以后才知道珍惜。

普林斯顿–厚厚的历史书 2003年6月

从亚特兰大,经过4个小时的飞行加中间的转机时间,顺利的到达了新泽西的Newark Airport,可能除了Kennedy Airport,这里该算是纽约的第二大航空港了。其实说纽约,中文的纽约可能更多是指英语里的New York City,New York则是New York City所在的这个州的名字。

到了机场,先是Air Tram把我们运到了Newark Airport的火车站,然后坐上开往Princeton的火车。车开在新泽西境内,铁路两边都是树,还有矮矮小小的房子,尽管没有成片的农田,但还是深 深感觉到了乡村的气息。记得以前有人说过,出了繁华的纽约就是农村,奢华的城市和朴素的乡村之间强烈的对比在这里得到了最淋漓尽致的表现。到了 Princeton Junction的那个站下车,换另一辆火车,一共花了近1个半小时,终于到了这座古老的小镇,Princeton,知道它,是因为这里有所著名的大学, Princeton University.据说爱因斯坦曾在这里呆过,不过这些关于物理的故事,让我老公来说才是最合适不过的。

老公在Princeton的一个朋友到车站来接我们,先把我们带到了他住的宿舍,路上经过一片巨大的草坪,因为刚下过雨,所以草显得格外的碧绿苍 翠, 远远望见一座高高的塔楼,那个朋友告诉我们,他的家就在那周围,而那一片宿舍区好象就叫GC Tower.走进他的宿舍,很明显的觉得,这是一片古老的房子,屋里有的温暖的壁炉,可以想象房顶一定还有一个可爱的小烟囱,圣诞老人是不是也会从那里下 来给这个屋的小孩送礼物呢?

天公不作美,从朋友家出来的时候,居然又下起雨来,看来注定是要领略一下雨中的Princeton校园了。曾听Duke的一个朋友告诉我, Princeton的建筑风格和Duke很相似,因为Duke的建立者,最初因为烟草生意赚了钱,先是到了Princeton,他非常喜欢这里的建筑,所 以本来是想把Princeton买下来,可惜没有成功,于是他就回到North Carolina,买下了在Durham的Trinity College,然后模仿Princeton的风格,尤其是特意买了同样的石头,建起了现在Duke University.带着这个故事走在雨中的Princeton,想在其中找出点Duke的痕迹来,却是徒劳无功,也许是这个故事本身带有太大的传说 性,也许,是因为岁月,是一种不可以模仿的东西。走在Princeton的校园,一座座无声的楼从身边走过,最深最强的感觉是历史,一种历史凝聚的厚重感 向我重重的袭来,可惜因为走得太仓促,我都来不及去回味这种历史,就来到校园门外最繁华的大街。说大街,好像夸张了一点,其实就是小镇上的一条商业街,鳞 次栉比的特色商店,休闲的Café,让我想起了UNC旁边的Franklin Street,Berkeley下面的University Avenue,差不多都是这个样子吧。相比之下,我更钟爱身后这座古老的校园。比起Stanford以红为底的建筑群,Princeton的校园少了一份 眩目的张狂,却添了一种收敛的矜持。但是从Princeton的标志——猛虎,抑或是校门顶上的雄鹰中,我看到了隐藏在这种矜持背后的另一个 Princeton,一个充满战斗力和野心的Princeton。

和朋友一起吃饭叙旧,晚上10点左右,另一个在新泽西的朋友把我们载到了她家,就这样我们的7个小时Princeton之旅结束了,不知道何时还和再去,但这次是不会了。匆匆的一瞥,但愿还有再见的一天。

纽约–迷失在都会中 2003年6月

真正的纽约之行是从第二天开始的。早晨从朋友家Somerville出发,坐火车到Newark Penn Station,大概45分钟,再坐另一辆火车到New York Penn Station,10分钟吧,这样就到了纽约的33街,接下来,从那里纵横交错的地铁中选出正确的一条,让它带我们去想去的地方。从纽约回朋友家则就按着 上面的步骤一步一步往回走就可以了。后面的三天我们也都是这样在Somerville和纽约之间作往返运动。据说不少生活在新泽西,工作在纽约的人,也都 是这样每天往返于家和公司之间。在后面的两天里,我们也在车上见到一些类似这样的人,早晨上了车,他们就在隆隆的车厢里阅读晨报,傍晚,在夕阳倾泻的座位 上,还勤奋的盯着笔记本屏幕继续办公室的工作。

我们游纽约的第一天是周六,42大街上都 是来来往往的人,好像这是纽约一条非常有名的大街,有个百老汇的歌剧就叫第42街,说的可能是发生在这条街上 的故事吧。走上42街,我们先是到处打听那里可以买到New York Pass.从Tour Book上看到,这张pass包括了40个纽约景点,一张相同天数(New York Pass的有效期有1天,2天,3天和7天四种)的地铁通票。可是问了好多人,好像都没听说过这个东西,甚至有人以为我们问哪里有卖New York Post(纽约的一种报纸),好心的把我们指到了路边的书报亭。最后我们只能按照书上说的门牌号码沿街一个一个找下去,终于让我们找了那个234号,那是 一个电影院,进去一看,没找到任何出售New
York Pass的牌子,难道还是错了?我们只能拿着书,指着上面写的地名,问电影院里的某个服务员,他告诉我们应该继续往前走。出了电影院,按着那个人说的方 向,我们又往前走了一小段,终于看到一个大牌子上出现了和书上写的一摸一样的名字,Tussaud Madame,门口拥挤了不少人,尽管不知道是个什么地方,不过进去再说。经过近1个半小时的折腾,这次总算找对了地方。买了三天的New York Pass,却给了我们7天的地铁通票,奇怪,不知道是他们搞错了,还是现在有了新政策,不过我们也用不了那么多啦。

买了New York Pass,我们又坐地铁到了49街,在ambassador theater买了第二天Chicago的票。到了纽约,不去看百老汇的表演,一定会抱憾终生的。所以尽管只剩下了最好位置的票,我们还是咬了咬牙,花 200刀买了两张票。还记得上次Secret Garden在北京举行音乐会,老公也是去迟了,最便宜的票售罄一空,结果买了200一张的二等票,花400大洋听两个小时的音乐会,可能是我们本科时候 最奢侈的一次消费吧。看网上的评价说,Chicago这部歌剧的经典之处在于它证明了,一部歌剧有的不止是精致的舞台,更要有精湛的演唱和舞蹈。既然是去 欣赏歌剧,于是这一部便成了我们的第一选择。第二天看了之后,发现果然不是虚传。

买完这 两种票,感觉象是完成了一件大事,已经是中午时分,所以要先找个地方慰劳一下工作了一个上午的肚子了。沿着百老汇大街回到42街,放眼望去,吃 饭的地方倒是不少,忽然有个很熟悉的名字Yoshinoya跳入眼帘,很明显这是一个日本快餐店,好像在那里见过,应该是在国内,但一下子却想不起它的中 文名字来。走入店内,看见挂着的点菜牌,恍然大悟,这不就是吉野家嘛。记得在北京的时候,和朋友出去逛街,总爱在它家吃饭,比起McDonald, KFC,它家的米饭和鸡肉自然更符合我们的中国式消化系统。这是我第一次在美国看见吉野家的连锁店,所以那天的中饭就在那里解决了,以解我半年来对它的相 思之苦,喜喜。那里的鸡肉饭没有让我失望,尽管在美国,口味还是很正宗,丝毫没有受到这里junk food的不良影响,而且我还发现了它家的牛肉饭也不错,以前在国内好象很少吃它的牛肉饭,所以第二天我和老公又去了那里,那次吃的是牛肉饭。

填饱肚子的同时,我和老公讨论起了下午的安排。因为我们打算在后面三天用New York Pass,所以那天下午就去一个New York Pass不包括的地方,正好著名的Metropolitan Museum不在那40个景点之列,而且这时外面已经下了不小的雨,这样的时候逛博物馆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于是吃完饭,我们就按地图索骥,找到了这个博物 馆。

走上高高的台阶,来到博物馆的大门口,从外面看去就给人感觉一种大都市咄咄逼人的气势。听朋 友说里面收藏了很多的珍品,包括许多中国的古董,说到这些 流落异乡的中国真品古玩,自然而然想到了历史课本上提到的帝国主义列强火烧圆明园的故事。不过究竟应该把这些本属于中国的东西完璧归赵,还是就让它在现有 的地方作为整个人类的遗产得以保存,这个问题还是有争议的。不过,当敦煌的壁画被陈列在异国他乡的博物馆,当唐宋的佛像正襟危坐在大洋彼岸的陈列室里的时 候,对它们现在的拥有者,从整个人类的角度,我们应该感激他们,但从国家道德的立场,我们还是会鄙夷这种近乎强盗的行为。

进了馆不久,我们就迷路了。尽管拿着地图,但是巨大的展厅,还是让我们有点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不过很明显,要想把整个馆的东西都看个遍,没有三天以 上 的时间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就跟着感觉,走到那里就看到那里,中国各朝的佛像雕塑,陶瓷制品,欧洲中世纪的雕塑和挂毯,古埃及的雕塑和木乃伊……走马观花 的我们,倒还是看了不少的东西,不过转的晕晕乎乎的,两条腿累得都麻木了,只看见形形色色的东西从眼里掠过,大脑里却是一片空白。哎,这样的逛博物馆,实 在是浪费时间浪费劳动力,所以我们就索性出了馆。外面依旧是瓢泼的大雨,很想看看夜晚的纽约是什么样子,于是我们就决定先去早上在42街路过的那个电影院 看电影,打发这中间的几个小时。

我们选了Disney新出的动画片finding nemo,既然是玩,就玩到彻底,电影也看个玩的吧。老实说,这还是我们在美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在电影院看电影。随着盗版电影的日益猖狂,上电影院几乎在 我们的生活中成为了历史。尽管电脑的小屏幕远远比不上影院大屏幕的视觉效果,但是随时可以在家看电影的灵活性正好契合了人类任性的个性,我想,这是盗版如 此猖獗的一个重要原因吧。看完电影差不多快晚上8点了,我们先在影院二楼的时代广场Café美美的享受了一顿意大利美餐,时间已经过了9点,窗外的雨也已 经停了,这是个不错的时候,去看看被雨冲刷过后的时代广场。仍然是按图索骥,来到了42街和百老汇大街的交接路口,也就是所谓的时代广场。其实我们中午从 49接回来的时候已经从这里经过过,但是在白天,缺少了周围霓虹闪烁的时代广场,就像一个习惯了浓妆的女人忽然被卸去了胭脂眼影,惨白的脸颊,只能让人感 叹岁月给她的苍老。入夜,在大广告牌眩目的灯光下,时代广场就象一个妖娆的舞女,在灯红酒绿的舞台上尽现其风骚的舞姿。忽然之间,我疑惑了,到底那个才是 真正意义上的时代广场?是白天素面朝天的那个,还是夜晚浓妆艳抹的这个?真实,是暴露在外面的真实,还是伪装以后的真实?真真假假的问题,曹雪芹先生在几 百年前给了我们一个精辟的概括:“假作真时真以假”,我们能看见的是事实,摆在我们面前的是现实,而真实在哪里?似乎在一个我们触摸不到的地方。

离开久负盛名的时代广场,我们第一天的纽约之行也就结束了。

从第二天开始,纽约的天空开始放晴,于是我们就开始了更多的室外活动。第二天的早上,我们先去了42街上的Tussaud Madame Wax Museum.Tussaud Madame是一个法国女人,可以说她就是蜡像制作的一个鼻祖吧。关于蜡像,以前经常在娱乐新闻上看到某某明星的蜡像制作完成,陈列在某某蜡像馆,然后附 上一张明星自己和其蜡像的照片,以比个真假,还有新闻说Britney的新蜡像胸脯还会动什么的。尽管蜡像这个字眼在眼中出现的频率不低,但是对蜡像制作 的传统究竟从何而来这个问题,还是一无所知。这次在纽约的蜡像馆总算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原来蜡像最初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流行起来的。说起法国大革命, 学过高中历史的我们都不陌生,还记得历史课本上对它有着极高的评价,说是一次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可是现在看一些西方学者对这次革命的评价,发现其实 并不是完全这样。大革命期间以革命名义进行的各类恐怖活动,尽管其初衷可能是肃清封建残余,但是却让革命走向了恐怖的极端。就像今天的Bush政府, 9.11的恐怖活动让他们有了充足的理由在世界范围内掀起反恐浪潮,但是反恐的行为发展到对外的非正义战争,这样,反恐本身成了恐怖活动。有时候事物正反 两面的转换只在一线之间,走到了极端,后果就不可预料。由于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有很多人被压上断头台,包括那些封建贵族,包括路易十六和他的妻子,因此当 时的法国境内尸横遍野,有的甚至连完整的尸体也难以保留。于是便有了给死去的人制作蜡像的这一举动,让后人可以看见死去的人的容貌和形象。Tussaud Madame就是蜡像制作其中最出色的一个。这个传统得以延续下来,就有了今天给名人做蜡像一说。除了娱乐圈的明星以外,纽约的蜡像馆还有不少政治名人, 体坛明星,知名科学家等等的蜡像。在这里面我们还找到了一个中国人,不过不是开国建业的毛泽东,也不是改革开放的邓小平,却是一个曾经要求西藏独立而赫赫 有名的达赖喇嘛,听说他还是某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政治就是那么的可笑,而任何一件正常的事件也往往会因为有了政治的干预而变得可笑,前些日子还听说 Bush & Blair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对于这种可笑的事情,可能一笑了之是最好的回应。纽约蜡像馆里的各个名人我也就不用絮絮叨叨的说个没完了,看看我们 gallery里的照片,就能认个大半了。看的时候,要千万注意我老公几张和美女很暧昧的照片哦。

从蜡像馆出来,看着晴朗的天空,我们决定下午去自由女神像,老公称呼她自由奶奶,哈哈,按她的年纪,叫她奶奶,还是把她叫年轻了。从曼哈顿岛先要坐 船 到自由岛,自由女神像就高高伫立在那个岛中央,看来那个岛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吧。早听说这位自由女神来自法国,但是如此高大的雕塑是如何从大西洋彼岸来到 了这里安家呢?原来从法国运来的时候只是零碎的各个部分,到了这里才根据原来的设计重新组装起来,而设计师当然是法国人啦。看着自由女神绿色的身体,很难 想象原来它的材料是铜和铁,因为长久暴露的空气中,金属表面发生了化学变化才变成了今天的绿色。从铜铁制成的自由女神,自然想到了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法国 人是不是对金属有一种艺术的偏爱呢?站在岛上,仰头看着这个无数次出现在杂志画报上的自由女神像,以前最容易注意到的是她手上高举的那个火炬,可是这次却 更清楚的看到了她另一只手上捧着的那本书,上面隐约的July 4,让我明白了原来那是美国的独立宣言。我想,它的意义并不亚于那个火炬吧,只是几何的距离造成了他们在人视野中的区别。可惜的是,在自由岛上唯一可做的 事情就是在地面上绕着自由奶奶走了一圈又一圈。尽管本来里面还有博物馆,还可以乘电梯直达火炬的那个顶部,但现在这一切都被重修Renovation的理 由拒绝了。不知道是真的重修,还是因为对恐怖活动的恐惧,或者重修的目的就是要在自由奶奶的身体里装上更多的反恐设备,我们可以有种种猜测。不过进不去也 好,如果说自由是人类最完美的梦想,人类最终极的目标,那么看看我们今天的生活状态,看看我们与这个梦想的距离,我想,我们站在下面对她的仰望是应该的。 冒冒失失的走进去,也许只是对梦想的一种破坏。

从自由岛往曼哈顿的方向望去,看到的尽是 摩天大楼,可惜最高的已经不见了,不过在林立的高楼群中,他留下的空洞并不明显。在那里拍了几张照,我们就坐 船去旁边一个名为Ellis的岛了。开始只知道这个岛上有个关于美国移民史的博物馆,去看了才知道,原来这个岛屿是当时外来移民进入美国大陆的一个重要港 口。在人口大迁徙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批的移民从欧洲涌入美洲,其中很多犹太人,几乎所有的人都要先在这个岛停留,接受检查,包括生理健康和精神健 康检查,通过的人才可以获得进入美国的通行证,以此来控制移民的数量。不过其中的偏见显而易见,坐轮船一等仓的乘客可以免于这些检查直接获得通行证(轮船 似乎是当时移民的唯一交通工具吧)。财富和金钱,似乎一直是衡量事物的标准,无论什么年代,什么事件。

从Ellis岛的博物馆出来,我们急忙赶船赶地铁,来到49街的Ambassador Theater看歌剧Chicago,幸好没有像上次Secret Garden一样,因为军训的缘故错过了半个小时。这是第一次在美国看歌剧演出,和电影有着完全的不同。一部歌剧的多场演出,重复的只是故事,歌词,但演 出本身是不可以重复的。而电影。连续数天的上映,就是一种完完全全的重复。电影本身是没有观众的,它所面对的只是镜头,而演出,是和观众紧密相连的,是一 体的,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是因为观众而发生的。尽管我不能很清楚的知道电影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但是,我相信,电影这种大机器复制下的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改 变了我们的生活甚至意识,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孤立,让我们越来越看不清真假。而今天的电影,有太多电子技术参与的电影,我相信,也会像当初电影刚出世的时候 那样带来一场无法预料的意识革命,但是这场革命会把我们引向何处,在没有发生之前,也许没有人知道答案。

在纽约的后两天,我们去了一些很奇怪的地方。我们没有再去很认真的看那里的博物馆,因为我觉得,在晕晕乎乎的状态下去走马观花似的逛博物馆是种太奢 侈 的浪费,所以和老公商量,不如下次索性来个纽约博物馆之行更好。于是我们去了纽约的海洋馆和植物园,在这里我就不罗嗦了。这样的地方,我想,北京,上海, 在太多城市里都可以找到。纽约不过是其中一个罢了。

当然帝国大厦我们还是没有错过的。可 是去了也不过如此。站在现在纽约的最高点,看第五街,看百老汇大街,看周围比自己矮一截的高楼,看远处的自由女 神,看纽约港,看大街上星星点点的车来车往,人走人去。人,总喜欢站的高,因为以为可以看的远,以为可以看清周围的一切,以为可以延伸自己短浅的目光;更 因为站的高,可以享受俯视的优越感。可是现实呢,目光短浅的人类还是在为各自眼前的利益你死我活,明争暗斗,看来一时的等高远眺并不能彻底改变人的本性; 而且,一个人要站得高了,就必须有更多的人站在下面,否则下面的景物从何而来,上面的优越感又从何而生呢?相比这样的俯视,我宁可站在某条大街上去面对面 的观察这些事物,去仰望这些高楼,这样反倒更加真切,反倒更能让我看清楚自己。也许“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境界,才是最真实的境界。

应该说在纽约的四天闲逛写到这里也差不多了,不过总感觉少了点什么。究竟纽约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实在很难找出一个字或是一个词去概括,说它是个疯狂 的 城市,因为那里会发生各种疯狂的事情,各种疯狂的不同人群可以共存在那里,华尔街日进斗银的商人,地铁站视金钱如粪土的艺术家。如果非要把它和中国的某个 城市做个类比,我想,唯一的选择就是北京,但是古老皇城北京的那种历史和文化是在纽约感觉不到的。纽约,这个浮在海面上的岛屿,和在岛上的人们,曾经,现 在,并将继续着它的疯狂。

弗吉尼亚大学–深刻的一瞥 2003年3月

从华盛顿开车到UVA不过两个多小时,那个城市被一个朋友取名为夏水镇,既与英语的发音有点相符,又带着点江南的味道,听上去真的好喜欢。按着地图 顺利的 找到了我们在UVA的同学,于是她带着我们在校园里逛了半个下午。UVA校园的建筑风格明显比Duke要统一,无论是历史久远的老楼,还是高科技发展下新 建的技术楼,一眼望去,红色的砖墙,白色的窗框,非常的醒目,而Duke,似乎更有点像北大,未名湖边的红楼,和五四路上新建的图书馆大讲堂,还有后面的 理科楼群,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似乎常理上,人文学科都会被安排在比较古董的楼里,虽然看上去破旧一点,而技术学科和经济管理类的系楼往往是崭新的大 楼,看来马克思的生产力不仅决定了生产关系,这每个专业的地理位置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其自身创造的生产力高低决定的了。从杰斐逊先生建校至今,想来UVA 的历史应该不下200年了,起码也该近200年了,这种历史的苍老感从它的建筑上就可以看出来。不过和Princeton建筑的历史厚重感不同,UVA的 建筑更多了几分历史的陈旧和荒凉,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公立学校经费少的原因呢。

朋友还带我们去看了一个圆形屋顶的建筑,据说是UVA的标志性建筑,从建校开始就有了,是这个学校年纪最大的楼了,可惜忘了这个楼的名字,也忘了是 不 是杰先生设计的。楼左右两边排列着的房子是他们本科生的宿舍,有的门口还堆着冬天烧壁炉用的木头。想到可以在冰天雪地的冬天,和自己亲近的人围坐在温暖的 壁炉旁边谈笑风生,不外乎是人生最大的一种幸福吧。

其实在UVA呆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晚上和另外几个朋友去了一家寿司自助吃饭,寿司一般,但那里的Grill很不错,把各种切的很薄的肉片 啊, 蔬菜啦,虾啊,还有面条,满满一盘,放在一个烧红的铁板上,加上点姜,蒜,酱油,喜欢的话,还可以加点辣的,稀里哗啦的炒熟了,尽管是个大杂烩,不过味道 还不错也。

吃完饭,一个朋友建议去看电影,不过我们觉得时间太长,不想太晚回旅馆,所以我们就去了一家Express的Café边喝咖啡边聊天叙旧。那个咖啡 馆 是夏水镇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简陋的木头地板,也许年久失修,走上去能听见木板和木板之间的敲击声,也许就是这种略带点的破旧让这家咖啡馆更多了一份乡村 的味道。我们坐在比较靠里面的沙发上,那里好像比外面的地面高出一截,也可能是窗外的铁轨建的比较高,我们聊天的中间有一列火车从窗外驶过,车厢和我们中 间只隔了一层薄薄的玻璃,巨大的轰鸣声,掩盖了我们聊天的声音,于是索性竖起耳朵去倾听这大工业的咆哮怒吼吧。火车,这个黑色的庞然大物,曾经在百年以前 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世界,甚至改变了我们对时空的概念。即使在我们今天的意识中,我们依旧逃不了火车曾经留下的烙印。

本来和朋友约好第二天去附近的一个杰斐逊故居,既然来了,就把关于这位老先生的事情了解个痛快吧。但是当我们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居然发现窗外雪 花 纷飞,银装素裹。老公兴奋得让我给他拍照,因为在加州生活了两年的他,可是第一次看到雪。又因为担心雪天路滑,不好开车,我们只能取消了计划,匆匆上路, 希望可以在晚上之前赶回Duke。前一天在雨中别了华盛顿,这天却在雪舞中离开了夏水镇,雪雨的变幻,晴雨的转换,只是短短的一夜,而生命的阴晴圆缺呢, 也许只在一念之间吧。

华盛顿–严肃背后的浪漫 2003年3月

去华盛顿是今年的3月底,老公放春假到Duke来,距离Duke最近的值得去的地方也就是华盛顿了。去之前的一天,老公在网上告诉一些朋友,说这个 周末 Bush请他去白宫。因为周五本来就没课,所以我们周四下午就出发了,开着租来的车,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空军一号,哈哈。晚上8点左右到了旅馆,名为希尔 顿花园酒店,听上去很不错的名字也。因为刚好有打折,所以我们才花了100刀,就住进了这本来房价暴贵的旅馆。Check-in的时候,我们眼前一亮,看 见前台竖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房间提供高速上网接口,可以向总台免费索取网线。这简直是意外的大收获啊,想起以前在旅馆房间蜗牛般的用电话线上网,这次总 算可以痛痛快快的享受网络时代了。晚饭是在楼下的一个Café解决的,可惜希尔顿的旅馆虽然出名,做的菜却不怎样,猪排做的又老又难吃,还不给我们上餐前 的面包,难怪要打折。不过那个酒店的环境倒是很不错,是个典型的商务酒店。吃完饭,我们还去fitness运动了一番。

关于华盛顿,最常听人说起的就是那里的博物馆。那里有个National Mall,里面各类博物馆一家挨着一家,而且都是免费的,还有白宫附近的几个纪念堂,也值得一看,因此,这次去华盛顿最大的梦想就是去增长知识。可是显 然,要想在两天内把每个博物馆都仔细的看个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我们看着地图,定下了几个首选目标。第一要去的博物馆是关于二战中犹太人遭到大屠 杀的Holocaust Museum,不过它并不在National Mall里面,而在旁边。把它当作首选很大的原因是一个教授的强烈推荐,从去年的10月份一次上课的时候提到二战纳粹,他就建议我,一定要去华盛顿的这个 博物馆看看,后来又在一本德国学者写的书里看到他对这个博物馆的褒奖,于是有了一定要去看看的想法。而其余的博物馆,我和老公商量,看情况而定,有兴趣就 进去逛逛。此外,还听说我们去的那个时候是华盛顿的樱花节,所以赏樱花又成了我们的另一计划。

车开进华盛顿城区的第一天,天色有点阴,在高速上往华盛顿城区的方向往去,看见一个高耸入云的大碑,样子有点像杭州云居山上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看地 图 推测那个应该是华盛顿的华盛顿纪念碑了。对这位开国元勋的事迹,记忆最清晰的倒不是历史书上他如何带领军队实现国家独立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不小心砍了父亲 园子的桃树勇于承认的故事。小时候讲故事的人告诉我们,这个故事说明了人要诚实,勇于承认错误的道理。可是随着人的长大,对诚实却有了另一层的想法。诚实 是什么?是面对别人的坦然,还是面对自己?如果没有对自己诚实的勇气,又何来对别人的坦然呢?

下了高速,看见城区里的大小几个湖,与陆地纵横交错,不知道这些湖的湖水是不是相通的。不过湖边垂堤的绿柳,绽开的樱花,却让我想起了春天桃红柳绿 的 西湖。尽管没有了桃花的点缀,但浅粉色的樱花,同样给这一片湖区添上了些许少女的风姿。不过那个时候好像还不是樱花开的最盛的时候,也可能是好多开放的花 朵在上一场雨中被打落了。

停了车,我们就开始沿着白宫附近的主要大街逛了起来。街的左边是各个政府部门的大楼,右边便是各类博物馆,比如自然历史博物馆,美国历史博物馆,还 有 一些艺术博物馆。之所以能那么准确地说出前两个博物馆的名字,是因为那个早上我们去了那里。先去的是自然博物馆,看到里面陈列的每个恐龙化石边上都详细的 注明了它们被发现的地方,竟然和老公讨论起了国家主义和博物馆的问题。有次在课上讨论一首法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口头创作的诗歌,教授和我们讲起这首诗 歌的发现过程。当时德国、英国和西班牙都各自发现了一首那个时期口头流传下来的诗歌,可是就是法国没有。法国的学者相信,法国在那个时期也应该有这样一首 诗歌,于是他们不断的查阅史料,终于找到了这首Chanson de Roland (Song of Roland)。很明显,这首诗歌被发现的背后有着丝丝缕缕国家主义的色彩。从恐龙的化石,让我联想到了零零碎碎一些关于最早的人类出现在那里的讨论,记 得历史书最开始的一章就是讲中国的古人类,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80万年前的陕西蓝田人,还有最有名的四五十万年前的周口店北京人,这其中是不是也 有国家主义因素的参与呢?而博物馆,一个国家把其认为最经典最惊世骇俗的历史遗物一一陈列出来供人参观让人惊叹的时候,是不是也有一点炫耀的色彩呢?我相 信不可能完全没有,因为在今天,政治几乎将我们的生活统统笼罩在它的阴影之下了。

第二个进去的是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里面的东西倒是不少,感觉是把200多年中美利坚合众国里能有的东西都发掘出来了,最有趣的要算是其中一个钱币 史 展,把从美国独立至今所有各种钱币都陈列出来,可惜看着一橱窗圆形的硬币和长方形的纸币,好像唯一的变化就是上面的头像和图案。与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 的刀形币,铲形币相比,钱币的变化让人感觉到了这个国家历史的单薄。可是就是这短短200多年的历史也可以让人挖掘中整整一博物馆的东西来,由此除了显示 出对历史遗物的格外重视以外,其中是不是也有一点国家主义的炫耀和傲慢呢?

从第二个免费博物馆出来,居然还不到中午,可见我们的走马观花有多厉害。于是我们就开玩笑说,那就先去会见一下Bush吧。白宫大草坪是个经常听到 名 字,据说可以供直升机升降。远远的看到草坪,又看到草坪对面白色的房子,天却开始下起雨来,草坪正在维修,所以我们不能从中间,只能绕着圆形草坪的外围去 接近白宫。这个看上去圆点般的草坪,只有走起来才发现它的巨大。走了快半个小时才走了圆弧的一半,不过总算是走到白宫的大门了,可是铁门距离里面的房子好 像还有很大的距离。所以尽管是站在所谓的白宫门口,依然感到房子距离路这边的行人游人是如此遥远,我想,那就是权威的力量吧。不管是远在高高台阶之上的朝 圣殿,还是硕大草坪那端的白房子,不管这种距离是垂直的压抑威慑,还是平面的遥不可及,权威似乎很容易通过一种跨越不了的距离来实现。

结束了雨中对白宫的眺望,走过草坪的另一半圆弧,又回到华盛顿的大街上。已经是中午时分,我们决定把整个下午时间都留给那个Holocaust Museum,因为早上开车的时候过来看见那里门口排了很长的队伍,也许是安检的缘故吧。现在想要进入美国的许多公共场所,都要通过一番和机场差不多的安 检,甚至在华盛顿的大街上,在纽约的地铁里,都可以看见这样的牌子,“如发现可疑人物,或可疑物件,请拨打电话。。。。。。”,试想在这样的强烈反恐氛围 中,也许最后的结果不是有效的反恐,倒是增加了更多的人心惶惶,让人觉得恐怖活动正充斥着生活的每一个细胞。

为了早点进入博物馆,我们决定先去排队,等进了博物馆,再去里面找个Café,解决肚子问题。美国的博物馆,大多数,起码我们去过的那些中,都有一 个 Café,让人在那里休息吃饭。毕竟逛博物馆是个体力活和脑力活的混合体,所以自然需要补充能量。与其让参观者饿着肚子,或者让他们边吃边走,不仅会影响 他们参观的兴趣,也会让展品有会被食物污染的危险,所以不如把吃和看分开,这样看的尽心,吃的舒服,不为是个上上之策。当然在有的博物馆,比如说纽约的 Metropolitan Museum,里面的Café就不只是解决肚子的功用了。整个博物馆有不同风格的餐厅四五个吧,有最简单实惠的自助Café,有颇有情调的烛光晚餐,也许 在博物馆这样的地方进餐有一种特别的历史沉淀感吧。

吃了pizza & salad,我们便跟着大群人乘电梯上了四楼,开始了参观之旅。在电梯的门口,每个参观者按照自己的性别拿一张ID Card,每张卡片上是一个在Holocaust中遭迫害的犹太小孩,卡片的第一页写着他/她的出生信息,还有她/他的家庭背景,后面还有四页,每一页介 绍了他/她在Holocaust的不同阶段受到的遭遇,最后一页则是告诉参观者其手中这位犹太小孩最后的命运究竟是逃生了还是惨死了。难以想象,竟然有那 么多Holocaust中的犹太小孩,使得我们每人手中的ID Card都是不同的。

电梯一直把我们带到四楼,一进展厅就看见四五个电视屏幕上循环放映着20世界30年代的欧洲新闻,整齐的德国军队正从大街上经过,也许这就是纳粹最 初 的样子吧。旁边几张超大的史料照片上,瘦骨嶙峋的犹太老人蹲在门槛上,一脸的茫然。也许他根本不曾预料,也难以想象,在以后不到10年的时间里,会有一场 怎么样的灾难降临于这个已经流离的民族。黑白的画面和昏暗的展厅灯光很轻易的把我们从色彩缤纷的21世纪拉回到70年前这场人与人自相残杀的浩劫中。

整个展厅按时间顺序分为四个部分,平面的旧照片,旧报纸,三维的电视画面,当时的新闻录像,还有后来找到的实物,不同的媒介力量综合在一起,去重现 这 段曾经的历史。也许对每个人,不管是经历的,还是不曾经历的,都不堪回首,但只有有勇气去记住曾经的不堪,才可以让人更明白的去走后面的路。尽管对于这段 历史,在课本上读到过,在安妮的日记中有了更真切的了解,可是这一次的参观让我有了另一层的认识。在秘密进行的屠杀犹太人行为逐渐被揭开,在正义的盟军已 经了解了这一真相以后,他们还是拒绝了在美国的一些犹太人提出的先解救集中营的受害者的强烈要求,因为战争的胜利依旧是第一位的。这不禁让人生疑,究竟战 争的目的是什么?是维持正义,是解救受苦的人类吗?还依旧是弱肉强食?如果依旧是无视受难者的存在,如果战争只是两个强者的火拼,这样的战争何来正义而言 呢?胜利的一方又有什么权利摆出一幅救世主的样子来惺惺作态呢?也许这就是这个博物馆最让我欣赏的地方,它从人性的角度,公正客观地让参观者了解事件的全 部真相。

几乎是在闭馆的时间走出博物馆的大门,时间还不是很晚,雨已经停了,可惜天还是阴阴的。走在大街上,我们注意到在白宫的直线方向,还有一座圆形屋顶 的 房子,从地图上看,它的名字是个什么Capitol,不过我们懒的走近了,因为我们知道,尽管看上去就在不远的那里,可是真要走近却要花上好一会儿的,这 就是视觉和实际的错位。后来和一个朋友的聊天中才知道,原来那就是有名的国会山庄。不过并没有什么后悔,这种政治的东西对我本来就没有什么吸引。

来华盛顿之前有朋友向我推荐那里的唐人街不错,所以那天晚上我们就去了China Town吃饭。看上去似乎是近几年才建的,所以比旧金山又老又破旧的唐人街要干净些,路边污水横流的景象少了点,不过这里的唐人街看上去始终像80年代的 中国,甚至更早,如果还以为现在的中国就和这里的中国城差不多,那真是大错特错了。我们选了一家看上去还比较顾客盈门的店,菜倒还不错,起码和昨晚 Hilton的猪排相比,这里的菜可算是人间美味了。不过旁边有个中年妇女一直唠唠叨叨,有点杀风景。她一会说坐的位置不好,埋怨服务生故意不给他们窗边 的座位,结账的时候又说账单上自动把小费算上不应该,当然对于这种做法,我也不可理解,不知道店家的意图是什么,不过也不只中国店啦,我们在法国餐馆,意 大利餐馆也遇上过。出来玩,何必为了芝麻绿豆坏了自己的心情呢?

吃完了中国菜,我们跟着洋了一会,去Starbucks喝了一杯饭后的咖啡,这样的晚餐真是完美的中西合璧啊。有个朋友曾有点愤愤不平的向我分析国 内 畸形的消费心理,在美国遍地都是的Starbucks是平常人都可以消费的地方,为什么在国内偏偏卖得那么贵?也许是因为贵才会有附庸风雅的人去。这样说 也许有道理,不过我觉得Starbucks在国内的价位还是合理的,它和McDonald’s或者KFC的价格距离在国内和在美国其实是差不多的,总不能 让一个在美国比McDonald价位高一点的Starbucks到了中国反而比McDonald还便宜吧。也许归根到底还是生活水平高低的问题吧。而相比 之下,哈更达斯在国内的定价就有点夸张了。不过商业的问题,局外人又怎能知晓其中的真正原委呢?

在华盛顿的时间还剩下第二天的前半天,早晨看上去还不错的天气,在我们刚想进林肯纪念堂的时候居然下起了大雨来。密集的雨丝在眼前聚成一道薄雾,把 周 围的一切都笼罩在了白茫茫的纱翼中。华盛顿除了博物馆,第二多的就是纪念堂,像前一天看到的华盛顿纪念碑,就其中一个,后来我们还去了杰斐逊纪念堂,说起 这位老先生,他的知名度似乎比华盛顿将军或者林肯总统逊色一点,对他的了解仅停留在知道他是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不过那天我们倒是在他的纪念堂很仔细的 阅读了他的生平,因为下午我们要去University of Virginia,而据说这所学校就是他一手建起来的,这样的机缘巧合正好让我们去好好了解一下这位美国的自由之父吧。不过意外的是,当我们到了 University of Virginia,想去他的塑像旁和他合影一张的时候,和我们同行的UVA的同学却告诉我们,她也只是隐约知道杰斐逊和这所学校有关,也许是曾经的校友, 并不知道他就是UVA的第一任校长。这样的差异让我去思考,也许对一个事物的了解,并不在于与这个事物距离的远近,而在了解者的心。同样,也许距离上的接 近反而会让粗心的我们忽略了对它的了解。

这个早晨我们除了去纪念堂,还在城区中的几个湖边走了几遭,虽说打着雨伞有点影响视线,不过雨中看湖却又比晴天多了几分若有所得若有所失的忧郁。无 论 是在风中起舞的柳枝,还是被雨点打落的樱花,雨中的湖总让人感觉到她柔弱的一面。如果说阳光中的湖是个英俊挺拔玉树临风的青春期少男,那么细雨中的湖就是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多愁善感的少女。直到我们坐上车,准备开往UVA的时候,雨依旧啪嗒啪嗒的打在车窗上,只能说,再见了,雨中的华盛顿,不知道以后是否 还有机会让我领略一下晴天中你的另一种风采呢?

Hearst Caslte–曾经的宫殿 2002年12月

02年圣诞去南加玩的路上顺道去了Hearst Castle. 城堡,总是一个诱人的名字,常常会和哀怨缠绵的爱情联系在一起,而有时也会和恐怖的幽灵故事有瓜葛,就像喜剧和悲剧总是如影相随,爱情的甜 蜜中也许也暗藏了某些不可人知的血腥吧。不过这座城堡中,既没有王子公主,也没有魑魅魍魉,它的前身是美国一个报业大王Rudolf Hearst居住的地方。

开车沿着传说中浪漫的加州一号公路,路的左边就是碧蓝开阔的太平洋,蓝 色的海面,蓝色的天空,天映着海,所以成了蓝色,海倒影了天,所以也是蓝色,以 为看海是看到了海,其实不过是天的影子,同样,望天以为望到了天,却只是海的影子,所以究竟什么是天,什么是海,又岂是平凡的肉眼可以分辨的呢?有个女孩 对我说,她的梦想是开着跑车,听着动感的音乐在加州的一号公路上悠悠的看海。那时的我们当然没有跑车,但海的巨大魅力已让我们如梦般的来到了城堡的脚下。 故事里的城堡总和山相连,现实中也是这样,城堡建在山上,依山傍海,绝佳的地理位置成就了完美的视野。

沿着路往上开,寻找进城堡的路线,经过一个Visitor Center,老公颇有自信的对我说,那可能是个旅馆。于是就继续前进啦。可惜明明就是一条路,开着开着就会出现了类似停车场门口的栅栏,开是开不过去 了,眼睁睁仰头看着山顶的城堡,只能折回Visitor Center去问问了。走进Visitor Center才知道,原来要在这里买票,先买了票,排队到后面等车,他们的大巴会把我们送上山去。坐上车才发现,上山的路真不好走,既陡又窄,只能容一个 车的宽度,两边就是陡峭的山坡甚至悬崖,偶尔路上还会出现一只从旁边山上过来的山羊或者野牛,挡在车前,司机也无计可施,真能阿弥陀佛,盼它早点走开,否 则只能干等的份了,我们的车就碰上了这样一头可爱的小羊,车上的人都把头伸出窗外和它对话,不知道是因为看到它的欢喜,还是吆喝它快点让路,总之几分钟后 我们的车又开始移动了。这样的羊肠小道,我们居然还曾梦想自己开车上来,现在回想,实在有些后怕。心里纳闷,那位富豪每天是怎么回家的。后来才知道,有钱 人不开车,交通工具是直升机,赫赫,令人咋舌中。

晃晃悠悠十几分钟,车终于驶进了一座大 铁门,车上的喇叭开始播出介绍这座城堡的录音。我们就在城堡的大门附近下了车,放眼往山下望去,翠绿的草地,山 坡上星星点点的牛羊,蔚蓝的海面,迎着海风,甚至可以从遥远的这里闻到海的味道。据说,当年这位报业大亨就是看中了这里傍山观海的视野,决定在这里建了这 座城堡。一个导游带着我们这一车的人,算是一个队吧,从花园开始向我们介绍城堡里的各个景点和历史。

城堡的花园是意大利庭园的风格,中间是一个巨大的泳池,池水依旧清澈见底,只是平静的水面透露出它已不再是一个泳池的事实。可惜关于各种花园的不同 风 格,我们实在是门外汉,只看见园中不同的雕塑,流水器,抑或姹紫嫣红的鲜花,要说出这样的布局是依了那一种风格的庭院,实在是猜也不知从何猜起。记得杭州 的未来世界有一个名为英国花园的景点,当时看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明白为什么一个花园非要取名英国。后来慢慢知道了英国代表了一种花园的布局特点,就 像中国的园林,苏州园林,也许说的就是一种园林风格吧。不过对于究竟什么是英国式风格的花园,依然是一无所知。后来去了纽约的植物园,看了一个关于欧洲庭 园的展览,倒是对此有了些许皮毛的了解。庭院的风格和几何似乎有着密切的关系。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和德国式的庭院讲究绝对的对称,到了自然主义,英国的庭 院设计师开始打破这种几何对称,追求一种更自然的风格。不过这个意大利式的花园究竟该是什么样子,即使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不明所以。

欣赏了城堡外的花园,导游带着我们进入城堡内部,从会客厅,到宴客厅,从客房,到主人的卧室,还有一个豪华的室内泳池。城堡里到处悬挂着大幅的油 画, 多数都是来自欧洲的真品,后来Hearst家族的人把它捐给加州的政府,作为一个艺术博物馆供人参观。不过房内的格局和花园不同,房顶的壁画都是18, 19世纪西班牙风格的。餐厅中央一条从头直通到底的长桌子,桌上摆着一个一个镀金的盘子,也可能纯金吧,我不是行家,而有钱人的阔绰往往是超出常人的想 象,银色的刀叉,折射出阳光的高脚杯,顿时眼前宾客满堂,觥筹交错,这曾经在欧洲影片中不只一次出现的场面,此刻仿佛真的发生在了眼前。会客厅里除了维持 了以前的布局以外。后人还在桌上摆放了不少四五十年代的报纸,应该都是这位富豪名下的报社出版的,即作为一种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借此机会向游客强调了这位 报业大王在美国报刊史上的重要地位。

走过了一个个不同功能的房间,参观的最后一站便是那 个室内带跳台的泳池了,汉白玉的池壁,整个泳池从房间里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四边形,中间用墙壁把泳 池所在的整个空间分隔成了两个或几个多边形,从这边下水,不知不觉上来的时候已经到了另一个地方,这样的设计似乎很适合水中捉迷藏的游戏,无疑给泳池中的 人们增添了几分嬉水的情趣。

走出宫殿般的城堡,大巴已在门口等候,绕着陡峭的山路悠然而 下,十几分钟后,我们回到了山下。此时已是傍晚时分,再抬头看去,白色的城堡孤零零的伫立 在山头,当最后一批参观者从山上回到山下之后,只留下了寂静的山林和不断拍打着礁石的海浪与你星夜为伴。不知道,形单影只的你,如今是不是已经习惯了这种 安静的寂寞。曾经的高朋满座,往日的莺歌燕舞,转瞬间成了昨天的云烟。纵然今天的游人如织可以代替你前夜的熙攘喧哗,却永远取代不了你曾经辉煌的过去。

Powered by WordPress with theme based on Pool theme design by Borja Fernandez.
Entries and comments feeds. Valid XHTML and CS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