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尔玛·蕾维尔:电影巨匠背后被遗忘的伴侣

November 25, 2007 on 1:11 pm | In 命题做文 | 1 Comment

希区柯克用两双手拍电影,其中一双是艾尔玛的。

──查尔斯·夏普林(知名电影评论家)

在希区柯克眼中,对他作品最大的褒奖是,“艾尔玛喜爱这电影。”

──希区柯克的多位合作者

艾尔玛·蕾维尔:电影巨匠背后被遗忘的伴侣

文/LILY

提到“希区柯克”,想到的是一个大提琴般胖嘟嘟的身影,是《后窗》《群鸟》《迷魂记》《惊魂记》《西北偏北》等一连串经典的惊悚悬疑电影。它已不仅仅是一个导演的名字,而成为一种电影手法的代名词,在这个名词背后,除了大名鼎鼎的的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还有一个被人忽略和遗忘的名字:艾尔玛·蕾维尔,希区柯克夫人。

艾尔玛(Alma)一词,在拉丁语里,是“灵魂”的意思。

艾尔玛是谁?她比希区柯克晚出生一天,却早于他四年开始在片场工作。她是希区柯克五十四年的生活伴侣,更是他电影事业上最亲密的共事伙伴,从挑选剧本、作品改编、面试演员、到后期电影粗剪版的最后把关,她几乎参与了希区柯克电影每一步的制作过程。

寻遍学校和周围的市立图书馆,只找到一本希区柯克女儿帕特里夏与劳伦特·布泽劳合著的回忆传记《艾尔玛·希区柯克──男人背后的女人》。在这非常有限的资料里,我失望的发现,艾尔玛的一生平凡无奇,谈不上有惊天动地的作为,也没有大起大落的风浪,简单平顺得可以用几句话一概了之,可偏偏,从这波澜不惊的人生里,散发出一股谜一般的引力,就像希区柯克电影里的MacGuffin(通常指悬念故事开始时出现的一个莫名事物,能够一下子抓住观众的好奇心),驱使着我去窥探里面平淡的生活真相。

一,恋爱,结婚,从电影开始

1996年,纪念电影诞辰一百周年,由英国诺丁汉市的市长亲自揭幕,在市中几处与电影结下历史之缘的遗址上,竖立起纪念牌,其中一块牌子上写着:“艾尔玛·露西·蕾维尔,电影编剧,剪辑师,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爵士的妻子,1899年八月十四日出生于卡罗莱纳街六十九号。” 可惜的是,这块纪念牌后被人偷走,不复可寻,成了一桩悬而未决的偷窃谜案。不过由此我们找到了艾尔玛一生与电影密不可分的印证,用她自己的话说,她从小是泡在电影世界里长大的。

艾尔玛是家中的第二个女儿,出生后不久,全家搬到伦敦西部,出门拐角就是当时英国最大的特威肯汉姆电影片场(Twickenham Film Studios),父亲乔治在那里的服装部工作。小时候,她常喜欢骑自行车到片场找父亲,看到演员们工作时的情形,尤其令她着迷。此外,母亲露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电影迷,她不理家人的反对,经常带着女儿到外面看电影,很快,艾尔玛对电影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十六岁,当很多那个年代的女孩子,或待字闺中,或等着嫁作人妇、相夫教子的时候,年轻的艾尔玛却离开学校,在特威肯汉姆片场开始了第一份工作。虽然她的兴趣更多在表演和拍摄上,但父亲认为,她应该首先了解胶片如何剪切组接成一部电影的过程,于是,她成了剪辑室的一员。

枯燥无味的剪片没有吓倒艾尔玛,相反,她在片场快乐得像个小孩,不仅熟练掌握了专业的剪辑技术,被委任在原版的电影底片上直接操刀,而且经常主动帮手一些零碎的活计。很快,她获得片场的第二份工作,在剧组担任场记,负责每场戏的拍摄顺序和前后的一致性,它和剪辑一样,要求分外精细准确、一丝不苟的注意力和很强的组织能力。

在与希区柯克相识前,艾尔玛已参与过多部电影的制作拍摄,包括1918年(这时的希区柯克,甚至还没有进入片场工作)加入大卫·格里菲斯执导的《世界的核心》剧组。与美国电影人的合作,使艾尔玛较早的接触到当时走在时代尖端的电影技术,没想到的是,这些经历,在二十多年后,为她与希区柯克移居美国、转变风格、在好莱坞展开拳脚做了有利的准备。

婚后的艾尔玛很少提及自己的过去,希区柯克的编剧之一维特菲尔德·库克(合作有《欲海惊魂》《火车怪客》)这么描述道,“在第二次合作中,我对艾尔玛(和希区)有了更深的了解。我注意到,她从来不谈论自己,也不谈论她的过去。她曾经是默片时代的先驱,但对此她只字不提”。不过,关于她与希区相识、相恋的经过,在女儿帕特的书中有详细的讲述。

1921年,艾尔玛换到拉斯基明星公司的伊林斯顿片场工作。已有着五年多电影资历的她,算得上片场的前辈,新人见了她,都会点头致意,以示尊敬,可竟有一位捧着一大摞说明卡片的小伙子,完全无视她的存在,径直穿过片场而行,这使艾尔玛困惑不解。她与希区同在伊林斯顿片场工作了两年,但据艾尔玛回忆,这期间希区几乎从未正眼看过她。

之后不久,伊林斯顿片场倒闭,艾尔玛失业数月,正当她心烦意乱、焦虑踌躇的时候,忽然接到一个希区打来的电话,“我是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我们手头正在拍摄一部新片,我是副导演,不知你是否愿意出任此片的剪辑师一职。”这部电影名叫《女人对女人》(Woman to Woman (1923)),它揭开了两人长达五十多年的合作生涯。

在希区柯克的的第一印象里,艾尔玛是个有几分傲慢自大的女人,这解释了头两年在伊林斯顿片场他对艾尔玛的冷漠。对英国男人来说,承认一个女人比他自己职位高,是件不可思议的事。因此,希区一直等到自己在电影界的工作地位超过艾尔玛,才终于主动与她联系。对丈夫这点大男子主义情结的理解和包容,或许也是婚后艾尔玛越来越低调的转入背后、默默支持希区的一个原因。

《欢乐园》是希区柯克首部独立执导的影片,也是他第一次与美国女演员合作,这使他十分紧张不安。每完成一个镜头,他都会谨慎询问艾尔玛的意见,“这样可以吗?”,这大概是唯一一次希区对自己的导演能力缺乏信心,在以后的拍片现场,人们见到的永远是那个镇定自若、胸有成竹的希区柯克。

1926年的《房客》是希区和艾尔玛合作的第一部在英国制片厂拍摄的影片(之前他们一直在德国拍片),也是被公认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希区柯克”电影。可是制片商最初看完样片全无好感,甚至不决定发行,拷贝被冷落在架子上积灰。希区的导演事业眼看还没开始可能就要结束。

幽默是希氏电影里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而实际生活中,他与艾尔玛达观开朗的人生态度,也令人钦佩欣赏。在《房客》出片不利、事业岌岌可危的时候,两人决定用一件生命中更重大的事件,来分散注意力,度过这个灰暗失意的阶段,那就是──结婚。

1926年12月,艾尔玛与希区在天主教堂宣誓完成婚礼。几个月后,基于《房客》一片的投资较大,制片商决定在伦敦一些不知名的小影院试映该片,不料随即获得观众与评论界的双重肯定,被赞誉为有史以来最好的英国电影,后来被多次翻拍。

二,“知道太多的女人”,希区柯克最亲密的工作拍档

1956年,希区柯克重拍自己三十年代的旧作《知道太多的人》(又名《擒凶记》),获得很大成功,在影片发行之际,希区巧借片名,撰写了一篇关于艾尔玛的文章,题为《知道太多的女人》,在谈及电影拍摄部分,希区写道,“她帮我阅读剧本,我有赖于她给的意见。比如《捉贼记》里,她帮我设计了追(车)一场戏的轮廓大纲。电影开机第一天,她总是亲自到场,有时会看样片,告诉我她的批评建议,每一条都合理明智。她对电影工业仍然保持着良好的触觉。”

在事业的合作上,希区和艾尔玛无疑是一对完美的电影夫妻。希区的助手佩姬·罗伯森形容两人的关系好像一颗橙子的两半,结合得天衣无缝。

1927年,有记者问新婚的艾尔玛,“什么是电影成功的关键因素”,她用了最简单的两个字回答:“兴趣”。电影成为她终身的追求,幸运的是,她遇到了一个与她同样将电影视为生命的希区柯克。

随着《房客》的意外好评和商业成功,两人在瑞士度完蜜月后,便一头扎进片场。希区已是独当一面的导演,相继拍摄了《戒指》《香槟》《蒙克斯人》《讹诈》等多部风格迥异的影片,其中1929年的《讹诈》是英国的第一部有声电影。艾尔玛仍主要从事编剧方面的工作,包括负责编写电影的分镜头剧本等等。

1929年,艾尔玛开始与希区合写剧本,1935到1938年间,两人马不停蹄,合作了五部重要的电影,《39级台阶》《特务》《怠工》《年轻姑娘》和《贵妇失踪案》,高产优质的速度,令人惊讶。在希氏作品以外,艾尔玛也与其他导演进行剧本方面的合作,获得不错的评价,但相形之下,她似乎更愿意与丈夫一起拍片,即使有时她的名字在工作人员名单里,被低估的列在“场记”而非“编剧”一栏下面,可对此,她似乎并不在意。

1939年,希区柯克受美国制片人塞尔兹尼克邀请,举家迁往好莱坞,展开其电影事业新的一页。在接下来的四十年里,虽然艾尔玛·蕾维尔(由于婚前艾尔玛的名字在电影圈已有一定声望,所以婚后,她并没有照传统习惯改姓希区柯克)的名字仅仅出现在四部希区柯克的电影里(分别为《深闺疑云》《疑影》《帕拉亭案件》和《欲海惊魂》),但事实上,几乎每一部希氏的作品,特别是前期的筹备过程,都少不了艾尔玛的参与。

无论在英国还是在美国拍片,希区柯克每次收到有意向的小说或剧本时,第一关便是交给艾尔玛审阅。如果艾尔玛不喜欢,就当即否定,如果喜欢,则再由希区决定下一步的计划。

作为登陆好莱坞的第一部作品,希区为《蝴蝶梦》里第二任德文特夫人一角的演员甄选煞费苦心,整个过程中,他征询了艾尔玛和秘书琼·哈里森小姐许多意见,并将她们对每位应征者的看法反馈给制作人塞尔兹尼克。最后,琼·芳登得到这个角色。 对希区来说,任何一部电影,所有幕前幕后的工作者,都需要通过艾尔玛这最后一关,才算合格。

对自己的电影,希区柯克一向重视观众的反应胜于评论界的声音,但他最在乎的始终是艾尔玛的评价。在希区眼中,艾尔玛的喜欢,是对他电影最大的褒奖,反之,若艾尔玛对其中某个镜头表示疑义,即使是很小的细枝末节,也会让希区懊恼沮丧。

希区柯克对妻子的“言听计从”,绝非盲目。艾尔玛对电影敏锐的直觉和天赋得到多位希区合作伙伴的肯定。维特菲尔德·库克赞许她“有非常棒的想法,能够娴熟掌控剧本的结构,精通电影,并且和希区一样,深谙如何发挥悬念的功效”。而事实也证明,艾尔玛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对希区的电影是多么重要。

1960年,希区柯克开始拍摄《惊魂记》,据派拉蒙负责宣传的赫伯·斯坦伯格回忆,基于情节过于血腥暴力而决定采用黑白摄影,很可能是出自艾尔玛的建议。影片制作完成后,照例,在寄出拷贝前,希区先让艾尔玛审看该片。看完电影,艾尔玛对他希区说,“非常棒,只是你还不能把拷贝寄出去。”

“为什么?”

”因为在珍妮·李被杀、尸体躺在浴室地板的画面里,你注意到她喉咙有个吞咽的动作。

试想,这么一部经过剪辑师、助理剪辑师、音响师等数位幕后制作人员表反反复复检查观看、最后定稿的电影拷贝,却没有人发现这个微小而严重的差错。因此,在《惊魂记》最后上映的版本中,本来一镜到底的这场戏,只能被切割成几个蒙太奇画面的组合。

三,家庭,普通人的生活

与希区柯克在镜头或众人前的自如相反,艾尔玛似乎对人群有着一种天生的排斥,这可能与她十一岁跟父亲上街观看爱德华七世的葬礼时,被人拽到在地的阴影有关,加之她不到五英尺的娇小身材,帕特认为,母亲也许是担心拥挤的人潮会把她轻易淹没或消失其中。

三十年代,希区在英国电影界的知名度,使他的美国之行,成为一件轰动的大事,在纽约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但是,当他们在好莱坞安下家后,夫妇俩选择尽量远离名利场,使一家人维持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和氛围。尽管家中雇有厨师,艾尔玛却坚持每每亲自下厨,而希区就负责晚饭后洗碗的活儿。朋友夸赞艾尔玛做的菜简单却很可口。他们也喜欢在家中招待朋友,但从不讲究场面的铺张奢华,他们极少接受好莱坞社交晚会的邀请,因为觉得无聊透顶。

对希区柯克而言,艾尔玛不仅是电影工作上不可或缺的助手,生活里同样是他最大的依赖。希区看到警察会紧张害怕得全身僵硬,因此,出门时都由艾尔玛开车,希区说自己是个很怕孤独的人,即使在看书的时候,也喜欢身边有人陪伴,而这个人,就是艾尔玛。

因此,当1958年艾尔玛被诊断出罹患子宫癌时,朋友们更加忧心的却是希区,失去艾尔玛,等于夺去希区一切的活力,难以想象希区将如何承受这个打击。庆幸的是,朋友的担忧没有成真。艾尔玛手术成功,逃离了死亡的威胁。1980年,希区柯克早于艾尔玛离开人世,两年后,她与希区在天堂相聚。

从默片时代先锋式的电影女性,到甘愿隐身在丈夫背后、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家庭主妇,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艾尔玛的转变?是对家庭的重视、还是为爱情的牺牲,这些理由听着总似陈词滥调的乏味,倒是外孙女回忆祖母时的一段概括,道出了可能的谜底:她(艾尔玛)的自尊、自信,使她不需要靠吸引别人的注意来证明自己,也不会让别人的意见左右她的人生。她就是她,安于那个真实的自我,并真实的为自己而活。

参考书目:

O’Connell, Pat Hitchcock & Bouzereau, Laurent: Alma Hitchcock─The Woman Behind the Man, Berkley Books, New York 2003

(《优雅》杂志)

1 Comment »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1. Patricia Highsmith的《火车怪客》可以说是交换杀人的典范之作,据说Hitchcock当年看了一遍便拍板买下电影改编版权。

    Comment by Fang — December 3, 2007 12:13 am GMT-0700 #

Leave a comment

XHTML: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Powered by WordPress with theme based on Pool theme design by Borja Fernandez.
Entries and comments feeds. Valid XHTML and CS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