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uxe (Dana Thomas)

April 10, 2008 on 1:44 pm | In 书斋札记 | No Comments

Dana Thomas,《新闻周刊》驻巴黎的资深文化时尚记者,1994年起给《纽约时报》杂志撰稿,并且在 New Yorker、Vogue、Harper’s Bazaar、The Washington Post 和伦敦的《金融时报》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她也是 Harper’s Bazaar 驻澳洲的巴黎特派员。1996年到1999年,在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of Paris 教授新闻学。

去年《纽约时报》有篇关于 Deluxe: How Luxury Lost Its Luster 的书评,标题为“贩卖Prada的魔头”,精辟概括了此书的一大重点。奢华时尚起源于法国,路易十四、Marie Antoinette,追求穷奢极侈生活享受的皇室贵族,推动了 Luxury 文化的诞生。今天许多有着百年历史、耳熟能详的精品名牌,原本只是一家家从事个人设计、售卖手工制品的小店,以其出众的设计、精湛的工艺,获得上流社会的青睐。从无产阶级的观点,人们可以发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控诉,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些品牌问世之初,无论对制造者本身、还是有能力消费它们的名流贵族,Luxury 确实是一种身份、地位、财富和品质的象征。

二次大战后,陷入低谷的奢华时尚,在最近二三十年内,以更猛烈的势头卷土重来,并带着新的平民化理念。奢华时尚不再是特权阶层的专属,LVMH 主席 Bernard Arnault 一语“奢侈品消费是唯一可能赚取奢侈差价的商业领域“,几成当今绝大部分奢侈品工业的金科玉津,品牌效应被发挥到极致。经营者一方面天花乱坠的吹嘘品牌历史、手工传统,制造产品奢侈难得的假象,一方面,开发生产各种普通收入者亦有能力购买的低价位小物件饰品,香水、皮夹、钥匙扣,满足人们对名牌的虚荣心。两极的营销策略,加上铺天盖地的广告、时尚杂志、红地毯上明星的助阵、和IT 包包等各种宣传手段,多管齐下,掀起一股全球追逐奢华时尚的浪潮。

从简单的家族经营发展成规模庞大的股份公司,虽然皮包上的Logo 依旧是LV、Chanel、Gucci,事实上,不少品牌创始人的后人已经退出或淡出这个奢华时尚弄潮者的舞台,接手的是金融巨头、企业界大亨,一群深谙生意之道、却对时尚知晓寥寥的商人。“无奸不商”、“无商不黑”的道德指责在这里可以找到恰如其分的批评对象,但从利益角度,不择手段是市场游戏的生存规则。

Dana Thomas 在书里毫不留情的揭出某些知名品牌为了赚取高额差价,不惜一切办法来降低产品成本,包括使用便宜的原材料、用计算机和流水线生产代替熟练的工匠、偷偷摸摸把生产线移到劳动力低廉的国家却仍打着意大利法国制造的标签,更为卑劣的手法还有,把衣服的袖子剪短半寸、不修边、不加衬里,减少手表包装盒里防震保护的纸板层等等。一心只为赢利的奢侈品工业,变得越来越名不符实,既损害了产品口碑、玷污了以往的历史,也欺骗了消费者。不过奇怪的现象是,不仅鲜见人们抱怨品质下降的现实,反而越来越多人将拥有名牌当作梦想之一。

奢华时尚是否真的完全堕落到如此不堪,倒也未必。比如书中最后一章里提到的法国皮鞋设计师 Christian Louboutin,几年来一直拒绝大财团的收购。他告诉作者,他无意匆忙扩张产品的市场,这样会使他失去工作的核心,设计皮鞋。对于何时会考虑把公司卖出,他的回答中有一份让人格外感动的朴实和慈悲心怀。”If there is a moment I no longer want to play this game and I could cash out and do something with that money to help the poor and the sick,then I’d sell.“ 但愿这份为善的心意在横流的物欲中仍能清澈如初。

No Comments yet »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Leave a comment

XHTML: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Powered by WordPress with theme based on Pool theme design by Borja Fernandez.
Entries and comments feeds. Valid XHTML and CS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