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

August 6, 2008 on 6:55 pm | In 书斋札记 | No Comments

按照黄仁宇先生生前的愿望,在他身后才出版的这本回忆录《黄河青山》(Yellow River and Blue Mountains)既是一本精彩的自传,也是一部丰富卓越的历史著述。黄仁宇先生从1980年下半年开始撰写此书,于1983年9月底完稿,三年中经过不断修改和重写,最后的定稿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原稿用英文写成,言明必须在他逝世后才能翻译出版。

年少时梦想成为拿破仑,后来加入国民党军队担任下级军官,二战期间,在印度和缅甸与美国史迪威将军的部队一道参加对日作战。抗战胜利后,前往东北,见识了林彪的“人海战术”。以军人身份,通过留学考试,毕业于美国陆军学校 U.S.Army Staff College at Fort Leavenworth, Kansas。退伍后,半工半读,在密歇根大学先就读于新闻系,取得学士、硕士,后转入历史系,主攻中国历史,获得博士学位。

在黄仁宇先生的学术生涯中,最引人注目的在于他提出”大历史“的研究方法,主张从技术层面而非善恶的道德判断,来分析历史人物和事件,探究历史的整体面貌和发展趋势。他尤其强调这一方法在中国历史研究领域的必要和重要,认为西方式的学院分工方式无法适用于中国文化的综合研究,只会导出不是将中国视为”白雪公主“、就是看成”老巫婆“的两种极端结论。在回忆录里,作者记述自己在国民党军队中的亲历见闻成为他认识中国社会内部结构及问题根源所在的起点,并影响到他日后大历史观的形成。但这一新的历史研究方法,在西方汉学界遭到重重阻碍,得不到认可,独排众议的坚持背后,经历的挫折和付出的代价,在书中也都有详述。

无论对东方还是西方的学界政界或普通读者,作者在书中不止一次提醒双方,放下自认的道德优越感,摒除意识形态的对立,接受事实上”两个不完美的体系“,应对共通的技术、数学问题。对于今日围绕奥运、火炬、西藏、民族主义等引发的关注和讨论,这一观点也许能给我们些许启示。

美国作家 John Updike (曾为《纽约客》上写过一篇《万历十五年》的书评)形容黄仁宇的文笔具有梦幻气质,这在《黄河青山》里让人深有同感。作者的笔锋流动在广阔的时空间,自由得惊人,时而从私人的学术交往转入对某个历史要点的大篇幅阐说,时而又从恢弘的历史论述回到零碎的生活细节,出乎意料的跳跃转接,发出个体生命存在于浩瀚宇宙里的历史慨叹,引起连绵的回味和遐思,比如他把回忆在中国和亚洲时期的部分起名为”自己的浴室“,耐人寻味。

值得注意的还有,作者在书中提到美国左翼作家 William Hinton 的纪实作品 Fanshen(翻身),认为此书对研究中国现代史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可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在中国社会由文化主导型转为数字主导型的百年过程中,《翻身》一书”见证如何在向来原始管理的庞大农业社会中建立下层结构“,除了被视为中国现代史的教材,也可当作二十世纪人类道德处境的教材。

跳出简单的善恶好坏论,把人物放到历史结构性的框架下,探究历史事件发生背后的逻辑关系,也是黄仁宇先生学术史观的一个重要组成。因此他在书中并不掩饰自己对蒋介石的仰慕,反驳贪污腐败是导致国民党败于共产党的普遍看法。而对于共产党,他一方面直述内战中在东北亲眼目睹的残忍手段,另一方面对土地改革表示肯定,视其为社会形态转型中技术调适的必然。

抛开意识形态的道德包袱,把历史还原到接受客观事实、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层面,这本身是务实派的论调。可要求历史主体的”人“能够永远理性的扮演”技术员“的角色,不免染有理想主义的色彩。东西方之间,完全放弃历史造成的偏见,以坦诚和互助相对,是乌托邦,还是努力追求的方向,但可乐观期许,却谁也无法信心十足的承担。

No Comments yet »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Leave a comment

XHTML: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Powered by WordPress with theme based on Pool theme design by Borja Fernandez.
Entries and comments feeds. Valid XHTML and CS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