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勳:孤独六讲

September 25, 2008 on 4:31 pm | In 书斋札记 | No Comments

蒋勳的书,以前读过三两本,有属小说的《新传说》集,和一些散文,印象不是特别深,可最近读完的这本新书《孤独六讲》,由于它实际是六场演讲的文字记录,确切地说,这本书”讲“得的太好了,所以要着重推荐一下。

先抄一点有关蒋勳的介绍资料:台湾画家、诗人和作家,1947年生于西安,祖籍福建人,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后赴法留学,负笈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东海大学美术系主任,现任《联合文学》社长。作品包括艺术论述、散文、小说、诗歌等。

“孤独”,有时是个时髦的词,带着点小资空洞的自恋自怜,再把它和美学一联系,不小心容易让人望而却步。必须承认,当我在看到这本《孤独六讲》时,的确也有过这样的怀疑和顾虑,可是听完附赠CD里有关第一讲“情欲孤独”的内容后,便不再犹豫的拿起书开始阅读。惊讶于作者(或者说,演讲者)可以把”孤独“这种抽象的心理/情绪,阐释得如此通达清明,从历史、文学、艺术、电影、宗教、哲学,甚至政治,进行如此多方面的观察检视,里面包含的,扎实深厚的学识,平和理性的思考,感性的唯美与精妙的见解,无不使人深为折服。

情欲、语言、革命、思维、暴力、伦理,从这六个层面展开的“孤独六讲”里,看到一系列凝重严肃的话题,如何在美学领域得到转化和提升,形成即可感悟的思想火花,又是抽丝剥茧的学术探究,这也许是这本书给我最大的震动和启示。蒋勳先生在自序里说,《孤独六讲》“在可懂与不可懂之间,也许无人聆听,却陪伴我度过自负的孤独岁月。/我的对话只是自己的独白”,而我以为,一个理解、或愿意面对孤独的人,是可以在里面找到对话的。能在阅读中获得对话的快乐,这是很奇妙的感觉和经验。

无故乱翻书,有时会翻到意外的发现,比如下面两段话:

“人要有想像力,那千真万确是对的。没有想像力,我们年轻时哪里会革命?还不是庸庸碌碌做一个小市民?不过,当我们经历多一点,年纪大一点,诗意逐步转为散文说理的时候,就得分析想像力了。”(顾准文集,pp.278《风雨苍黄五十年──李慎之文选》)

“……某位西方作家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你二十五岁时不是共产党员,你一辈子不会有希望;如果你二十五岁以后还是共产党员,你这一辈子也不会有什么希望。’”(pp.106 《孤独六讲》,蒋勳)

这两段出现在不同书里、被不同引用的话,其实在说同一件事、同一个意思。或许这亦是文本之间的对话,而由阅读者去完成。

No Comments yet »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Leave a comment

XHTML: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Powered by WordPress with theme based on Pool theme design by Borja Fernandez.
Entries and comments feeds. Valid XHTML and CS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