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Moehringer:温柔酒吧

June 12, 2009 on 8:02 pm | In 书斋札记 | 3 Comments

“八岁大时,别的孩子的梦想是去迪士尼乐园,我的梦想是去狄更斯酒吧……”,封面上的这句话把我深深吸引,不仅是这个男孩的故事,还有那家酒吧,拥有如此富有诗意的名字──狄更斯。

作者J.R.Moehringer 出生于纽约,在长岛附近的Manhasset小镇长大,1986年从耶鲁毕业,进入《纽约时报》担任新闻助理,用作者在这本回忆录里的话说,其实就是送稿兼买三明治的小弟。实习期结束后,Moehringer 没有如愿晋升为《纽约时报》的正式记者,他去了其他报社,现任《洛杉矶时报》的特派员。2000年,他荣获普利策新闻特写类奖。《温柔酒吧》(The Tender Bar: A Memoir)是他2005年出版的自传, 也是他的第一本书,引起不小轰动,媒体盛赞,读者蜂拥,被Publisher Weekly 选为2005年“最值得纪念的回忆录”。

传记文学在美国有相当悠久的传统,创意写作里有专门的一项Memoir Writing。作者在该书的致谢里也提到哈佛教授John Stauffer 专为他开列书单,里面都是稀有的老回忆录,为他说明美国回忆录的传统。后现代史学认为,历史乃后人构建,受意识形态和权力话语导向,其真实原貌成为疑问,因此,个体历史的书写,在这样的语境下变得重要起来。生动的故事与丰富的细节,既是个体生命的记录,也可呈现出一个时代的多重面貌。好的传记文学需要敏锐的洞悉、冷静的审视与斐然的文采,而自传则还要摆脱强大的自我(ego),以免陷入自恋自哀的感伤,对情感的控制需收放有度。

J.R.Moehringer 的成长历程辛酸坎坷。单身的母亲总在为捉襟见肘的生计发愁,母子俩有时蜗居在外公破落的家中,环境吵闹拥挤。父亲只是电台里传来的“那声音”。有幸被耶鲁录取并获得奖学金,入学后却发现,不仅物质上、连学业上,他都难以与那些家境优渥的同学匹敌。从私立预校出来的他们,饱读经典,满腹诗文,自小到大为进耶鲁做足了准备,而他,只是一个公立学校表现不错的学生而已。他们的自信,令他更加自卑。加之失恋的打击,唯有酒吧能给他慰藉。于是,他在夜夜买醉中消沉颓丧,跷课,成绩下滑,差点毕不了业。渴望功成名就,却畏惧自己的卑微裹足不前,在这种矛盾中进入《纽约时报》。为自己的记者梦,努力过,失意过,犯过错。生命的方舟没有因挫折彻底倾覆,在逃避与振作中,作者渐渐悟到酒吧不是永远的避难所,“戒酒感觉很像长大成人,喝酒则反是”。

作者用不疾不徐的笔调,叙述人生的起落,没有赚人眼泪的大喜大悲,温婉平实中带点小小的自嘲。美国人独特的幽默,读来时而让人心痛,时而逗人发笑,哀而不伤,谑而不虐,无论忧伤快乐,都凝固成淡淡的回望与感悟。过去总是在那,不会消失。歇业散伙的狄更斯酒吧,偶尔还会闪现,那是抹不去的回忆。

3 Comments »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1. 美国记者的传记中, Russel Baker的Growing Up 也是一流的. 这本我还没看过. 要去找来.

    Comment by Eve — June 14, 2009 10:58 am GMT-0700 #

  2. 谢谢推荐,有空去找来读。

    Comment by Lilyppbb — June 15, 2009 8:02 pm GMT-0700 #

  3. i have read growing up, very good book!

    Comment by weiapplele — June 16, 2009 8:07 pm GMT-0700 #

Leave a comment

XHTML: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Powered by WordPress with theme based on Pool theme design by Borja Fernandez.
Entries and comments feeds. Valid XHTML and CS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