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ier Marías:如此苍白的心
July 13, 2009 on 12:41 pm | In 书斋札记 | No Comments西班牙作家Javier Marías的生平非常有趣,1951年出生在马德里一个具有深厚学院背景的家庭,父亲是哲学家,母亲是西班牙文教授。佛朗哥时期,父亲因政治立场与当局相左,被西班牙学术界孤立,不得不举家迁往美国。在卫斯理学院任教时,他们与俄国小说家纳博科夫比邻而居。多年后,把《洛丽塔》译成西班牙文的,正是当年的少年Javier Marías。Marías19岁就出版了第一本长篇小说,迄今为止的作品包括长、短篇小说、散文、评论,同时在译介英语文学方面亦有着卓著成绩,曾获西班牙国家翻译奖。
《如此苍白的心》是他1993年的一部长篇作品,荣获当年西班牙国家评论奖,更耀眼的是获得了1997年IMPAC都柏林国家文学奖,与该书的英译者Margaret Jull Costa共同分享。(最近写了一篇有关Amos Oz新书Rhyming Life & Death的稿子,开始关注非英语文学在英语读者圈的译介,虽然这和中文阅读关系不大,也因语言限制,无法对英译本本身的翻译质量做任何置评,但留意英语译者以及他们与原著者的关系,对中文翻译文学,无论是引进外国作品,还是把中文作品介绍到别的国家,或许有些启发。)Margaret Jull Costa 是一位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英语译者,Javier Marías大部分作品的英译本都是由她完成。近年来她另外引人瞩目的译作,是翻译了两本葡萄牙作家José Saramago的小说,All the Names (1999) 和Death with Interruptions (2008)。
《如此苍白的心》是本很独特、与众不同的小说。它有惯常的故事情节,而且一开头就非常吸引人。刚度完蜜月回家的妻子,在浴室的镜子前,举枪对着自己的心脏,“砰”……这是其丈夫、即小说叙述者的父亲,第二度成为鳏夫。是什么令她如此决绝的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中间隐藏什么样不可思议的秘密?小说看似围绕一个自杀谜团,更深层的却是在探讨秘密与诉说的屌诡关系。每个人心底最隐秘幽微的部分,在某个时刻通过语言找到宣泄的出口。因为不堪负荷日积月累、保守秘密的压力,或是不经意触动了表达的欲望。可是不管在多么私密环境下的诉说,都将使秘密不再成为秘密。倾诉,变成一种对自我的背叛。
该书的情节构思相当精巧,通过巧合与轮回,像一面棱镜,折射出不同的人生风景。冗长的大段叙述,把思维形诸文字,有种酣畅淋漓的气势。主人公是位口笔译从业者,而其父是位名利双收的艺术鉴赏家。书中,作者不仅用反讽的笔调,嘲笑国际会议上空洞机械的口译,也通过揭示艺术鉴赏收藏背后的黑幕,对语言以外人们所使用的媒介,提出形而上的质疑。真相与表述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那颗苍白的心落在哪个点上?
No Comments yet »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Leave a comment
Powered by WordPress with theme based on Pool theme design by Borja Fernandez.
Entries and comments feeds.
Valid XHTML and CS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