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面孔,魔鬼野心──莱妮•里芬斯塔尔
October 16, 2009 on 11:06 am | In 命题做文 | 4 Comments她是欧洲最美丽的女人之一
她拥有无法抹杀的才华
可她用电影为纳粹张目,用谎言为自己辩白
在道德和艺术的天平上,是她欠世人一个道歉,还是时代欠她一个原谅?
叛逆的童年
1902年8月,莱妮•里芬斯塔尔出生在柏林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从商,经营供暖和通风设备,公司设在柏林最繁华的商业街上,事业顺遂,家境虽不是特别优渥,但衣食无忧。母亲来自一个木匠家庭,自结婚后,一直不停生育,莱妮是18个孩子中的长女。父亲在家中居于不可撼动的权威地位,对妻子和子女都是一副严厉管教的模样。随着年龄增长,莱妮身上渐渐透出继承自父亲的那种倔强和顽固,进入青春期后,她更是极度渴望摆脱父亲的专制,追求自由自主的生活。
在学校里,莱妮显示出强烈的求知欲和机敏过人的禀赋,深得老师的喜欢。可另一方面,她不循规蹈矩、不服管束的旺盛的精力,与普鲁士刻板的教育体制格格不入,招致很多麻烦。因为在课堂上无休无止的提出课本之外的问题,莱妮的操行成绩一栏屡得低分,是个令人头疼的学生。
一战结束,德国战败,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到处是工人罢工、游行示威,革命浪潮席卷了德国各阶层人士。但年少的莱妮把这一切关在门外,沉浸在自己艺术的小天地里,从诗歌、绘画到戏剧、电影,无不令她着迷。16岁时,她说服父亲,让她报名进入一所艺术学校就读。20世纪初,社会风气依旧非常保守,演员,或者说戏子,是个被人鄙夷的行业,特别是女演员,更常被与“有伤风化”等同起来。尽管莱妮的父亲年轻时有过业余舞台演出的经验,但他决不允许自己的女儿上台或参与电影演出。不过这根本阻止不了莱妮的艺术之梦。
1918年,莱妮偷偷参加了一部电影的试镜,地点在一所舞蹈学校。她在那里看到一群女孩在教室练习跳舞,不经意的一瞥,激发了她对舞蹈的兴趣,“我不由自主地想加入她们的行列”。于是,她在未征得父亲同意的情况下,自作主张报名了舞蹈基础班。知情的母亲无力反对莱妮对舞蹈的热爱,只有与女儿一块合谋瞒住暴戾的父亲。后来事情败露,父亲大发雷霆,几乎要与母亲离婚。这场家庭危机最后以莱妮的妥协收场。她答应去父亲为她安排的寄宿学校念书,父亲收回离婚申请。但是,莱妮还是悄悄把舞鞋塞进了行李,带到寄宿学校,并且一离开学校后,又重新回到了舞蹈班。
美貌的威力
高挺的鼻梁,深邃的双眼,莱妮拥有几乎无可挑剔的五官,曾经在一次柏林举办的选美比赛中获得过第二名。她的美貌为世人公认,吸引了络绎不绝的追求者,犹太银行家哈里•佐卡尔(Harry Sokal)便是其中之一。
1923年夏天,21岁的莱妮与友人在波罗的海度假。比她大四岁的哈里•佐卡尔第一次见到莱妮,就为她深深倾倒,一见钟情。假期结束时,他便向她提出求婚。莱妮没有答应,可也没有明确回绝佐卡尔继续向她示爱。在接下来的十年中,他不仅是莱妮死心塌地的仰慕者,而且全心全意支持她的事业,特别在资金方面,成为她强大的后盾。
20年代,阿诺德•范克(Arnold Fanck)导演的登山系列电影(mountain film)引起了莱妮的极大兴趣。她不仅与佐卡尔专门到拍摄电影的实地旅游探访,回到柏林后,还直接致电阿诺德•范克,要求和他见面。范克对这位陌生的舞蹈演员一无所知,首次会面中,莱妮巨大的热情和饱满的自信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但对莱妮滔滔不绝谈论的电影计划,他只是默默聆听。不久,范克决定安排从未有过大银幕经验的莱妮出演自己下一部影片的女主角。从初始的谨慎保留到委以莱妮如此重任,范克态度的突然转变,不免令人生疑。一位研究范克电影的学者指出,莱妮的追求者哈里•佐卡尔在这中间起了关键作用。在范克那部新片中,四分之一的制作经费来自佐卡尔。
为了莱妮,佐卡尔放弃在银行的工作,转而投身电影业。1925年,他买下范克濒临破产的电影公司,进行重整。这一策略不仅很可能直接导致了范克接纳莱妮担纲主演自己的影片,也促使他在后来的电影海报上,把莱妮的名字列于男主角之前。
莱妮与范克合作了数部影片。拍片期间,她在片场跟着范克学习掌握了许多电影拍摄的技法。30年代,莱妮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表演,用今天的话说,产生了“演而优则导”的念头。她撰写了《蓝光》的剧本初稿,却在筹集资金时遇到困难。莱妮决定自掏腰包,而佐卡尔再次出资,义不容辞的担任了这部影片的合作制片人。
在私生活上,从1926年到1933年佐卡尔被迫离开德国期间,莱妮与佐卡尔在柏林毗邻而居,这不禁引发人们对两人关系的猜测。佐卡尔对莱妮事业上的鼎力支持,真的是纯粹出于友谊还是别有所图?莱妮一再否认自己和佐卡尔谱出过恋曲,这不难理解。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谁也不会愿意把自己和一个犹太男友扯在一起。但根据佐卡尔对莱妮传记作者说法,他和莱妮维持过一段性爱关系,直到1925年。
元首的“情人”
30年代初,一战后建立的魏玛共和国岌岌可危,经济低迷,失业率高居不下,社会保障体系令失灵,政局混乱,政府更迭频繁,全社会弥漫着消沉灰暗的失意情绪。希特勒在这个时刻登上政治舞台,以激情四射的演讲,令德国民众为之神迷,莱妮只是其中之一,她对希特勒的欣赏,在当时并不罕见。
1932年5月,在听了希特勒在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一次集会上的演讲后,莱妮主动给希特勒去信,里面不仅流露出她的仰慕之情,而且提出想与希特勒私下会面。当然,莱妮对会面的可能没有寄予太大希望,但出乎意料的是,希特勒不仅很快给她回了信,还同意与她见面。原来,早在莱妮的首部电影处女作问世时,这位后来的“元首”就开始留意这位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星兼女导演。在两人的第一次会面中,希特勒便向莱妮发出邀约,“如果我们掌了权,你一定要拍我们的电影。”
从纳粹运动初期起,希特勒身边就不乏女性仰慕者,而他亦很善于利用这些仰慕之情,不断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和地位,但另一方面,希特勒也很注意避免不必要的绯闻,和他关系亲近的多是已婚女性。作为“元首”身边仅有的几位单身女性之一,莱妮与希特勒的关系自然成为坊间猜疑的话题。
莱妮究竟是不是希特勒的情人,这个问题也许永远没有确凿的答案,但从周遭人的观察和一些侧面的事实,可以看出两人彼此吸引、非比寻常的亲密关系。例如,纳粹核心人物戈培尔曾试图撮合两人,用他的话说,莱妮是唯一能“让希特勒还与生活有联系”的女人。希特勒多次邀请莱妮到自己的乡间别墅或柏林的公寓,也亲自拜访过莱妮的家和工作室,虽然是在晚上,但仍引来邻居的注意。
一直以来,莱妮坚称是希特勒对她展开攻势,而被她拒绝,这一说法并不完全可信。比如,希特勒很不喜欢女人化妆,为此,莱妮很长一段时间保持素面朝天。而根据希特勒女管家的说法,莱妮曾对她坦言,她喜欢希特勒,可她不是希特勒想要的女人。希特勒的男仆则形容莱妮来访时眼中和脸上散发出的光芒,是在其他女人身上从未见过的。不过这两位仆人都一致否认莱妮和希特勒有过情人关系。
野心的代价
希特勒上台后,当即把莱妮当作自己的御用导演,赋予她拍片的自由空间,大到惹恼了宣传部长戈培尔。可是握有元首直接颁给的通行证,莱妮的导演之路畅通无阻,由此展开了她电影生涯最辉煌的一页。1934年,拍摄纽伦堡党代会的《意志的胜利》,获得巴黎博览会电影展金奖,1936年,执导柏林奥运会纪录片《奥林匹亚》,在威尼斯电影节和巴黎电影荣获大奖。这两部纪录片开创的摄影技巧、体现的电影美学,既让世人看到莱妮杰出的艺术才华,也成莱妮一生背负的原罪。在很长一段时间,它们一直是电影界的禁忌,尤其在德国,无人敢去、愿去触碰它们。
二战后,莱妮一直试图撇清自己与政治的瓜葛,摆脱贴在她身上的纳粹法西斯标签,强调自己只是个单纯的艺术家,从来没有认同过纳粹的政治主张,对犹太人遭屠杀一无所知。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史料的曝光、以及当事人回忆录的出版,证明莱妮的很多说辞只是不堪一击的谎言。例如,她说自己完全不知有集中营的存在,而在辩解自己的某些行为是迫于戈培尔的威逼时,又言及害怕戈培尔把她关进集中营。既然不知,何来害怕,明显的自相矛盾。但是,这些揭开的真相,不仅没有使人们可以给莱妮来个明确的道德审判,反而使她变成一个更加矛盾重重的人物。
以对她反犹主义的这条控诉来说,莱妮自编、自导、自演的首部电影《蓝光》上映后,遭到犹太影评人的猛烈抨击,这一重创确实让莱妮怀恨在心,她把这些批评视为对她个人的人身攻击。纳粹上台后,犹太人被迫流亡,无形中让莱妮觉得扫除了自己事业上的障碍。可如果说莱妮真得拥护纳粹的反犹主义,也就仅此而已。即使在反犹浪潮甚嚣尘上后,莱妮依然光顾犹太人开的商店,这一举动甚至令纳粹高层对她的忠诚度产生怀疑,但因她享有的特权地位,所以放弃追究。更令人意外的是,莱妮甚至利用她的影响力救助过受迫害的犹太人,使他们免遭盖世太保的逮捕,或安排他们偷渡出境。
终其后半生,莱妮从未说过一句道歉,却一直拼命说服人们相信她所述的故事版本。她竭力洗白生命中纳粹那个污点,但对自己帮助过犹太人的善举只字未提,这不难理解。因为说,等于戳穿了自己先前所谓对集中营惨状毫不知情的谎言,因为说,等于打破了先前为自己树立的一个不关心政治、只专注艺术的无辜艺术家形象。
艰难的再出发
1949年,去纳粹化委员会将莱妮判为“纳粹同情者”,无罪释放。可官方的一纸判书,根本改变不了莱妮战后的艰难处境。很长一段时间,她陷入各种官司纠纷,起诉对她的不实传言,争夺对那些在战争中失去的电影胶片的所有权。此外,她的第一次婚姻也触礁生变。她在1944年嫁给了军官彼得•雅各(Peter Jacob)。战后,丈夫的一再出轨,令她精神崩溃,最后走向离婚。她以为有了官方的“无罪”判决,就可以重拾导演一职,但现实是,只要媒体一句“希特勒的情妇”,就能把她的拍片计划毁于一旦。从1953年到1963年,她构想了十三份剧情片和纪录片的拍摄企划,只有两个算有进入实质性的阶段,但最后都归于失败。莱妮认识到,要在战后德国东山再起,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这些失败的努力中,莱妮从海明威的小说《非洲青山》(The Green Hills of Africa)中得到灵感,想拍一部有关非洲的电影,虽然影片没有拍成,却带莱妮走入一个全新的世界,开启了她投身摄影的事业新起点。十几年间,她数度深入苏丹山区,寻找努巴族人的踪迹,在那里重新发现了自然原始的美,回到德国后,出版了数本摄影集。
72岁时,她隐瞒年龄,报名学习潜水,并考取了潜水证,开始把镜头对向缤纷多姿的海底世界。2002年,在百岁生日之际,她推出了自己一生最后一部电影,《水下印象》(Underwater Impression),距离她导演的上一部电影,相隔了半个世纪。不论欠缺的忏悔或道歉,是否仍难让人对她说出原谅,但起码,她用对美的那份固执,为自己的生命画上了完满的句点。2003年,101岁高龄的她,在睡梦中安详离世。
参考书目:
Trimborn, Jürgen: Leni Riefenstahl, A Life, Faber and Faber, New York, 2002
(《优雅》传奇栏目)
4 Comments »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Leave a comment
Powered by WordPress with theme based on Pool theme design by Borja Fernandez.
Entries and comments feeds.
Valid XHTML and CSS. ^Top^
我觉得这些话说得还是差不多。
Comment by 刘爷 — October 17, 2009 6:29 am GMT-0700 #
Leni不该是希特勒的情妇,她对希特勒的个人魅力迷住倒是事实。她终生对美的追求超过一切,不惜以毁灭为代价,这跟法西斯主义的美学理念十分统一。
作为一个艺术家来说(还是才华横溢的天才),她战后的处境很令人同情;但历史的审判席上,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以别人犯罪来替自己开脱(Leni实在深谙此道啊),也不能因为其他人被原谅就理所当然的摆脱被谴责的历史。
Comment by 艾小柯 — October 21, 2009 1:11 am GMT-0700 #
Leni 不是希的情妇,她和希特勒其实没多少实际的接触,希特勒对她的才华很欣赏是事实,利用她的才华宣传纳粹;Leni本人其实是犹太人的同情者;人道主义者,这一点犹太人也同意,战后受反战情绪的影响;同时代好几个导演,艺术家和纳粹都比Leni与希特勒走得更近,战后没有受影响,其实Leni很长时间不被艺术界接受,是由于其力量型的艺术,及其反男权思潮不被欧洲的主流社会接受,纳粹影响只是表象,
Comment by zephyr — March 29, 2011 9:20 pm GMT-0700 #
2011曼布克国际奖的决选名单出来了http://www.themanbookerprize.com/prize/mbi-thisyear/mbi-shortlist,中国作家苏童和王安忆首次入围。您觉得本届候选作家如何?卫报有评论觉得有些作家分量似乎不够,约翰勒卡雷还主动要求退出评选。
Comment by lmzs — March 30, 2011 9:56 am GMT-0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