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di Picoult: 死亡约定
January 13, 2010 on 8:53 pm | In 书斋札记 | No CommentsJodi Picoult 可算是相当高产的当代美国畅销作家,四五百页的长篇,基本上一年一本,她小说的中译本,目前台湾出版的有六部,分别是《姐姐的守护者》、《事发的19分钟》、《死亡约定》、《第十层地狱》、《换心》以及二月份即将面市的最新的《小心轻放》(Handle with Care)。Jodi Picoult 擅长处理极具道德或伦理争议的题材,她笔下的人物多陷在一种无法厘清、没有出路的灰色困境中,即使作者赋予故事一个完整的结尾,但通常这个收场往往只是一种可能,而不是答案。譬如以《死亡约定》的结局为例,Jodi Picoult 说,“我晓得故事的高潮是一场审判,但我不知道克里斯会被判有罪、或是无罪开释。事实上,我以为他应该被判刑……但我没有这么写,因为书中已充满心碎与悲伤,我不想让读者来信指责。这本书需要一个振奋人心的结局,至于这个结局是否算得上令人振奋,则得看你怎么想。”从这番回答中,或许可以读出几分通俗小说与纯文学作品的区别,换成文学小说,也许会把悲伤写到极致。当然这不表示两者有优劣高下之分,不过是不同类型的不同定位和需要。
在该书的导引中提到一句,“《死亡约定》提出一个令人心悸的问题:为了心爱的人,你愿意做到什么地步?”这个问题很容易就让人想起东野圭吾的《嫌疑犯X的献身》,讲的也是一个为爱付出的极限究竟在哪里的故事。但我觉得,《死亡约定》除了写爱情,也在讨论生命的权利,谁可以决定和主宰生命的去留?至深的爱情,是否就可以justify戕害生命的行为?在这个问题上,法律或道德,也许都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审判。
故事讲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两家人比邻而居,少年克里斯和少女艾蜜丽从小一起长大,自然而然的发展出一段糅杂了爱情、亲情和友情的恋爱,当这段恋爱开始向成人阶段转变时,它触动了艾蜜丽童年时留下的一道创伤。单纯的快乐消失了,最后,十七岁的艾蜜丽头部中枪死亡,在场的克里斯也因头部受伤昏死过去。这是一场没有完成的相约自杀还是谋杀?类似的故事,肯定曾经在报纸的社会新闻版上读到过。Jodi Picoult 以扎实沉稳的叙事,将过去与现在两条线索平行展开,写得不疾不徐,又紧扣人心,最后高潮部分的法庭审判,甚是精彩。结尾也许的确如Picoult所言,稍稍减轻了悲伤的剧烈程度,但消除不了读者心头的疑问,克里斯真的可以被判无罪吗?这亦是这部小说的成功之处。
No Comments yet »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Leave a comment
Powered by WordPress with theme based on Pool theme design by Borja Fernandez.
Entries and comments feeds.
Valid XHTML and CS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