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Bajo:珥玛的351本书(赵丕慧 译)
June 5, 2010 on 8:38 pm | In 书斋札记 | No Comments旧金山是一座“充满灯光与书籍的城市”,这是小说《珥玛的351本书》里最让我心动的一句话。
《珥玛的351本书》(The 351 Books of Irma Arcuri)是美国作者 David Bajo 的第一本长篇小说。David Bajo 在加州墨西哥边境长大,先后就读于密歇根大学和加州大学Irvine 分校,目前在南卡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台译本作者介绍里写的是南加州大学,似是疏误)教授创意写作。他也曾从事记者和翻译工作。
珥玛是一位爱书成痴的制书人,她用骨折刀、胶水、皮革、亚麻等工具和材料,拆解修补破损的古旧图书,也装帧自己创作但遭出版社拒绝的小说手稿。她甚至把自己的作品夹进她制作的图书里,比如,她把自己模仿博尔赫斯文风写的一篇短篇,夹在博尔赫斯的小说集,让人真假难辨。书的定义,在珥玛手下,变得模糊奇妙。菲利普是她的大学同学,一个惯用方程式来观察和理解世界的数学天才。两人既是知己又是情人。有一天,珥玛突然不告而别,像从人间蒸发一样,但把自己全部的351本藏书留给了菲利普。菲利普会从这堆文字世界里推导出珥玛的去向吗?
《珥玛的351本书》在某种意义上是本悬疑小说,但故事前半部分,紧张扣人的气氛并没有那么浓烈,或许是个缺憾,但随着菲利普周遭的亲人友人一个个被卷入珥玛的人生后,小说开始慢慢吸引人起来。情节发展在现在和回忆之间自如的切换穿梭,体现出作者一定的叙事功力。而最独特的地方是用文字把数学自然绵密的编织进小说里,菲利普用方程式解释和计算现实的做法,乍然之下令人觉得突兀、匪夷所思,但待合上书去回想复述时,恍然觉悟整个故事真得就像一道证明题,那些与珥玛发生关系的人与事,组成题中的多个变量,只是这道方程式的解法与答案,也许并不在小说里面。
No Comments yet »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Leave a comment
Powered by WordPress with theme based on Pool theme design by Borja Fernandez.
Entries and comments feeds.
Valid XHTML and CS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