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 is an object.
February 17, 2011 on 1:27 pm | In 蛰居琐话 | 4 Comments公共图书馆面临经费削减,save library的呼声日渐增多,虽然未知这声嘶力竭的呼吁能扭转多少局势。曾经风光无限的大型连锁书店申请破产,看到新闻里一家家即将关闭的书店,不只是Borders,在美国的大小城镇,每天似乎都有书店因独立难支而被迫与当地居民farewell,于是免不了兔死狐悲起来。
昨晚去听洛杉矶公共图书馆办的一场Conversation,与李翊云一同朗读了自己作品的Sarah Shun-lien Bynum,是位极其可爱率直的女作家(还没读过她的小说,活动结束后买了她的近作 Ms. Hempel Chronicles,是个系列故事集,中间有作者自己当中学老师的经历),说话时偶尔会流露讲故事时那种丰富的表情,年龄与李翊云相仿,也曾就读于爱荷华的作家工作室,也是去年纽约客选出的 20 under 40之一。整场对话基本是轻松的聊天,聊的主要是写作,中间有段题外话却让人颇有感慨。Sarah Shun-lien Bynum 提到,数字时代不知人们会不会忘记书是一样实实在在的东西(book is an object.)。
书有大小,有重量,有平装精装,用纸有区别,有初版有读书俱乐部版有motion picture版,每个版本可能有不同的封面,诚如自己有时买书时会忍不住“以貌取人”……到了电子书,这些差异似乎都被抹杀了,岂不也失去了不少与书相处的乐趣?
4 Comments »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Leave a comment
Powered by WordPress with theme based on Pool theme design by Borja Fernandez.
Entries and comments feeds.
Valid XHTML and CSS. ^Top^
这几天就在洛杉矶,准备去洛杉矶市中心馆参观学习。美国公共图书馆经费普遍面临消减,中国的公共图书馆则由于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而差别巨大。中图学会在征求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的意见,这半年美国看到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到底有多少是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呢?还需要实践。
Comment by Sophia — February 22, 2011 1:15 pm GMT-0700 #
洛杉矶最近有关增加公共图书馆经费的Measure L的投票讨论很热烈。我个人感受,美国的公共图书馆不止只是一个提供居民借书读书的机构和环境,还很大程度投入社区生活的建设,诸如免费的计算机普及课程,帮失业工人填写求职申请,为移民开设语言辅导班等等,反之,居民也把图书馆的存在当作生活的一部分,学生放学去图书馆做作业,妈妈带年幼的娃娃去图书馆消磨时间,有专门的kids zone,不会影响其他人。单从借阅上讲,美国公共图书馆之间的联网借阅也是太便利了。当然美国经济水平不同的地区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也是会有差异,不过这个差异更多只是优与更优之间。
Comment by Lilyppbb — February 22, 2011 3:47 pm GMT-0700 #
数字时代看起来彰显个性,每个人都有一堆I phone I touch I pod,但其实是抹平个性吧,独立书店在重重压力的今天实在难以生存。美国的公共图书馆体系国内真应好好借鉴。
Comment by vivida — February 22, 2011 11:06 pm GMT-0700 #
我同意,阅读一个实体的书,未读页面越来越少,读完最后一页合上封底,那满足感不是电子书能够带来的,电子书总也没有那种由厚到薄的满足感,只有一些“还有多少页”的数字而已。
Comment by Rachel Kang — October 10, 2011 1:33 am GMT-0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