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us Anxiety-很确定自己是不重要的

April 17, 2006 on 12:55 am | In 书斋札记 | No Comments

Alain de Botton的Status Anxiety没有本来以为的那么有趣精彩,虽然有讲一些历史上的发生,但没有想象的那么富有故事性,而是更偏重哲理性的叙述,不过也不是那么枯燥,深入浅出的分析,平民化的语言,对无论是否受到身份地位困扰的你我来说,都是一本让人受益非浅的好书。

全书就Status Anxiety分成简明的两个部分:Causes和Solutions。在起因部分,作者从五个方面:Lovelessness、Expectation、Meritocracy、Snobbery、Dependence,从历史、心理、社会现实等角度阐述了引发身份地位焦虑的几重原因。在开篇,作者提出一个很独特的观点:Every adult life could be said to be defined by two great love stories. The first–the story of our quest for sexual love….The second–the story of our quest for love from the world–is a more secret and shameful tale. 我们追求身份地位、渴望得到社会和他人认同,正是源于对这第二种爱的需要。该书在台湾的中译本,从这个立论出发,把标题翻成《我爱身份地位》,是最贴切不过的。

Expectation里,作者提到一项很重要的现代社会里的人和封建社会里的人的区别,即我们和他们对人的平等和不平等的不同理解和接受。在宗教主导的中世纪,人来到这个世界是上帝的安排,人与人之间的不同等级,农民或者贵族,也是上帝的规定,因此那时的人,生来就无条件的接受了这份不平等,并各自在所属的身份地位里享受应有的快乐。进入现代文明社会,尤其在美国独立战争以后,人类开始倡导民主强调人人平等,于是乎,人对人的看法开始转变,既然我和你是平等的,为什么你的地位比我高,你得到的认同比我多,一种不平衡的心态由此而生。而更严重的问题在于,究竟有没有人人绝对平等的事实和可能?答案是没有的。例如作者在第五章Dependence里面提到现代社会里,要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地位,所要依赖的各种不稳定的外在因素,如dependence on fickle talent, on luck, on an employer, on an employer’s profitability, and dependence on the global economy。

民主给每个人提供了平等的机会,创造了平等竞争的可能,却忽视了人与人之间其实是不可能达到完全绝对平等的事实,其负面影响之一是造成了现代人无法心平气和的正视和接受自己和他人之间的不平等,造成心理失衡。更甚之,在实现了人人机会平等的民主社会里,很多讲成功人士奋斗史的励志书,很习惯的把一个人的成功归因于个人的天赋和努力,而忽略运气的成分,但事实是,luck是的的确确存在的,就像命运。(忽然想起电影match point来,这真是一部非常棒的讲命运和上帝之手的电影。)但是,成功的人,不愿承认自己的成功来自运气而否定自己的用功,同样,失败的人,也不愿意用bad luck来让自己释怀,非要咬着牙死拼,这样紧张的生活态度,岂能快乐岂能不焦虑?

另外,现代社会把金钱作为一个衡量人地位高低的重要标准,进一步恶化了这种心理失衡的趋势。虽然笑贫不笑娼的势利眼已经成为一种遭众人谴的过去,但是,把金钱和个人品质的搭起界来,赚得多的人是勤劳致富,赚得少是因为懒惰贪逸,这样的联系显然太过武断不合实际,但是在现实生活里,却一而再再而三的被重复运用,几乎成为了一种公理。于是,富人之间攀比成风,不富的人贪慕虚荣,贫穷的人自暴自弃,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势利圈。

在Meritocracy一章中,作者提到十九世纪流行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该学派把达尔文“适者生存”的进化论移植到社会学中,认为人与人之间的贫富竞争也是一种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富者更富,穷者更穷,这是他们的逻辑。因此,他们反对用社会福利救济穷人,就应该让他们自生自灭,被社会淘汰,而那些积累起巨大财富的大财阀大资本家,天生就是比穷人更优秀的人种,是物竞天择中的强者。也许这种荒谬冷血的动物理论早已化为历史的尘土,但是,它残留下的余毒并没有完全消除。庞大的失业人群,不足的就业机会,纷纷涌现的私营企业,在这样的现状下,我想,国内有很多私营主都会赞同“资本家养活工人”这个说法的,虽然它反映了一定的现实,但是,这种居高临下施人嗟来之食的沾沾自得,给他人造成重大的心理压力,是很不人道而应该受到谴责的。

书的第二部分Solutions解法也分为五章,Philosophy, Art, Politics, Religion, Bohemia,给读者提供了几种舒缓释放身份地位焦虑的途径,比如通过理性的思考去判别他人对自己的看法,通过艺术的熏陶走出个人的小世界在大自然的宏伟壮阔下认识自我和人类的渺小,通过宗教的信仰学会用更博爱的胸怀去接纳这个世界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但是,是不是通过这些,就真的可以解决现代人心理焦虑或者抑郁的症结,我觉得还是有疑问的。

现代社会里被世人认同的很多所谓high status,用佛家的话来说,不过是身外之物而已,而Status Anxiety就像一种心魔,中魔的人要走出心魔,首先要有一颗走出来的心,然后,怎么走出来的这些途径才可能发生作用,就像一个不愿走出迷宫的人,即使给他再详尽的地图,也是一种徒劳。可是,在现实生活里,很多因为身份地位抑郁不快的人,也许会更倾向于认为,继续赚钱继续升职,获得更高的地位、更多人的认同,就能摆脱当下的困扰,就能心情舒畅的生活,结果只是走入误区,越陷越深。所以,通过阅读Status Anxiety的第一部分,在了解了人类对身份地位的自我意识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扭曲、走样的以后,如果能够意识到,当下追求的身份地位其实是很空洞肤浅甚至是荒诞不经的历史错误,那么第二部分的解法也许就能发生作用了。

合上书的时候,想起《不乖小王子》里一段介绍康永的话:

“(蔡康永)从上个世纪的尾巴,开始参加公共活动,
比方说,主持一些节目,
写一些东西,讲些话,
安慰或者伤害一些别人。

但不管怎么说,
很确定自己是不重要的,
很确定自己是不重要的,
很确定自己是不重要的。”

每天默念三遍,“自己是不重要的”,其实,我们,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No Comments yet »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Leave a comment

XHTML: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Powered by WordPress with theme based on Pool theme design by Borja Fernandez.
Entries and comments feeds. Valid XHTML and CS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