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半个世纪前的书写
March 31, 2011 on 7:43 pm | In 书斋札记 | 1 Comment今年,入围全美书评人协会奖小说类的决选作品中,夹在乔纳森·弗兰岑《自由》、大卫·格罗斯曼 《到大地尽头》等几部鸿篇巨著之间,有一本不足一百五十页的小书,它不起眼,也因为意外而让人眼前一亮,书名叫《小调喜剧》(Comedy in a Minor Key)。这是本翻译小说,原著用德语写成,作者汉斯·凯尔森(Hans Keilson),几年前,这在欧美文坛还是个极陌生的名字,可别因此误会了他是初出茅庐的新人,远远相反,他是位刚过完第一百零一个生日的百岁老人。一个世纪,一段何其漫长的人生,在介绍他的作品前,让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这位老人的生平。
汉斯·凯尔森,1909年出生在德国与波兰边境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从事纺织品买卖,在刚结束的一战中被授予铁十字勋章(Iron Cross)。大学期间,凯尔森在柏林攻读药理学,由于纳粹上台,身为犹太人的他始终无法挂牌行医,只能靠当体育教师、游泳教练为生。1936年,他与第一任妻子逃亡到荷兰,自此一直居住在那儿。可惜凯尔森的双亲没有及时离开德国,他们后遭纳粹逮捕、被投入集中营,“当时我相信他们会因为父亲的铁十字勋章而允许他们留在那儿。”战争结束后,凯尔森才得知,父母已双双死于奥斯维辛,这层丧亲之痛日后永远笼罩在他心头。二战期间,凯尔森加入荷兰的反法西斯运动,战后,他考取行医执照,成了一名精神分析师,主要为儿童、特别是战争遗下的孤儿进行精神创伤的治疗。
汉斯·凯尔森的文学创作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二十三岁时,他完成了生平第一本小说《生活在继续》(Das Leben Geht Weiter),并由德国知名的费希(Fischer)出版社出版,只是一年后,这本书便被悉数尽毁,它是《纽伦堡法》生效前该出版社出版的最后一本犹太作家写的小说。战后,凯尔森重新提笔,先后创作了《小调喜剧》(1947年)和《敌手之死》(The Death of the Adversary,1959年)两部小说。《敌手之死》于1962年被译成英语,在美国畅销一时,并被《时代》杂志评为年度十大好书之一,当年同时入选的有博尔赫斯、福克纳、纳博科夫和菲利普·罗斯等人的书作。可惜之后,也许因为没有继续有新作问世,汉斯·凯尔森的名字逐渐被人遗忘。
2007年,曾翻译过里尔克、普鲁斯特等多位作家的英语译者Damion Searls 在奥地利一家书店的减价筐里偶然淘到一本德语原版的《小调喜剧》(Komoedie in Moll),在他的推荐游说下,汉斯·凯尔森的作品再度回到读者的视野里。2010年夏,已绝版的英译本《敌手之死》与Damion Searls新翻译的《小调喜剧》由美国FSG(Farrar, Straus & Giroux)出版社出版,这一重新被发现,为汉斯·凯尔森赢得广泛的国际声誉。美国作家Francine Prose在《纽约时报》书评里盛赞这两本描写二战犹太人的小说是“大师之作”,称凯尔森是位“天才”。面对评论界热烈的赞誉,已逾百岁高龄的凯尔森的反应异常平静清醒,他说,“我觉得那篇书评有点过誉了,我甚至算不上一个真正的作家!”这场在英美文坛引发的凯尔森热,会变成商业利益与媒体炒作的昙花一现,还是会为我们留住失落的文学经典,最终将取决于作品本身。
《小调喜剧》部分取材于汉斯·凯尔森的个人经历,他将这部作品献给当初逃到荷兰时收留他的那对夫妇。故事主人公Wim与Marie是荷兰乡间一对二十出头、结婚不久的年轻夫妇,出于爱国之心,他们同意收留藏匿一位名叫Nico的中年犹太人,谁知一年后,这位犹太人因肺炎不治身亡,如何处理尸体,遂成他们面临的难题。无法将他公开埋葬,只好漏夜弃尸,结果慌乱中在尸体上留下可追查到他们的线索,转眼间,这对夫妇由庇护者变成急需寻找庇护之所的逃难者,历史所开的玩笑,充满令人哀伤的讽刺。《小调喜剧》是一出黑色幽默剧,结构精巧洗练,没有恢宏浩瀚的历史风云或震耳欲聋的连天炮火,所有情节几乎都围绕日常琐事与细节,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尤为出色,将恐惧、担忧、忐忑、失落等各种细致暧昧的情绪描绘得生动淋漓。例如,Nico死后,与他朝夕相处、照顾他起居的主妇Marie在发愁的同时,忍不住幻想,如果熬到战争结束,当幸存的Nico与他们手牵手走到屋外时,左邻右舍会投来怎样的目光,“每个做出牺牲的人都需要一点满足感。你会觉得是你,你个人,即便只是微乎其微,赢得了这场战争。可这一切都化作了泡影,甚至不再是个梦想。”寥寥数言,揭示出人心深处隐秘幽微、难以告人的起伏挣扎。
与《小调喜剧》的平易质朴有着显著区别,《敌手之死》是一部相较艰深、富含强烈哲理性的长篇小说。故事没有点明时间、地点,主人公是个不知名的青年,留下一份记录自己心路历程的手稿,里面提到一位他的敌手,称之为B。B是个地位正处于上升中的政客,擅长激情澎湃的演说,儿时,青年从父母口中闻悉,B要迫害他们以及他们的同类。从这些线索中不难发现,B指的正是阿道夫·希特勒,青年是个犹太人,时代背景是三十年代希特勒上台前的德国。作者隐去这些信息的目的,自然是希望将这本小说当作一则更普遍的寓言,而不只是局限于纳粹与犹太人之间。
市面上以二战与Holocaust(纳粹屠杀犹太人)为题材的书籍多不胜数,包括同属被重新发现的乌克兰裔法国女作家内米洛夫斯基的《法兰西组曲》。这些作品,或反省历史,剖析人性的丑陋,正视平凡的罪恶,或在最黑暗残酷的历史中挖掘爱的微光,但似乎鲜少有作品触及凯尔森在《敌手之死》里所探讨的一种人类的情感──仇恨,这是它独特的地方,一部关于恨的二战小说。
小说里的青年把B认作自己的对手、敌人,他恨他,可隐隐中又感到和他有一种不可斩断的牵连。这种对敌人模棱两可的态度,令他遭到同伴的疏远。在一次辩论中,他引述一则历史传说,德国皇帝圈养的麋鹿无故一头接一头死去,究其原因,乃是因为它们思念自己的天敌──狼。这则轶事在某种意义上概括出了整部小说要传达的要旨,仇恨与生死的关系。因恨而存在的敌人,因敌人而生出的恨,这密不可分的两者会引导我们走向何处?
在战争的创痛还清晰如初、在Holocaust令人发指的漠视生命的真相仍待一步步揭开的六十年代,凯尔森这本冷静解析仇恨及仇恨滋长的小说无疑是不合时宜,或者说是太超前的,因此,当时无论在德国或以色列,凯尔森都是费尽周折,才找到有愿意出版《敌手之死》的出版商。不过近半个世纪过去,时间的距离让我们得以用更开放的态度审视历史。2008年,德国《世界报》(Die Welt)将年度文学奖颁给汉斯·凯尔森,这也许是对他作品一份迟来的肯定吧。
(for《书城》)
1 Comment »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Leave a comment
Powered by WordPress with theme based on Pool theme design by Borja Fernandez.
Entries and comments feeds.
Valid XHTML and CSS. ^Top^
您好,我是台灣的出版社。
有事想聯絡,請回信給我。
謝謝!
Comment by manlyn — April 8, 2011 9:08 pm GMT-0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