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达芬奇密码》的胡想
May 20, 2006 on 11:36 pm | In 蛰居琐话 | No Comments根据三年以来最热门的小说《达芬奇密码》改编的电影,是暑期大片里最大的热闹之一。热闹真不好赶,昨晚到了电影院,发现晚上场次的票全都售罄,只能预购了今天的票再赶一趟。一年多前看的小说,情节上,除了还记得个大概,中间的细节已经忘得七七八八,幸好还足够能让我看明白电影在讲什么。电影很好的adapt了小说里thriller的桥段,何况这种警察追贼的惊险游戏,本来就是好莱坞最擅长的,但是影片忽略了很多小说中mystery的重点,失掉了谜的根本。唯一的亮点就是女主角Tautou迷人的大眼睛和养眼修长的小腿,才让两个半小时的警察抓贼显得不太无聊,还有点看头。
《达芬奇密码》小说本身,其实是一个蛮单薄的故事,虽然它融进了很多历史很多神秘很多宗教还有数学,但是,除了在阅读中制造一次一次wow的惊叹,它缺少一种联系,像一个乱糟糟堆在一起的杂货铺,Jesus is a man, the mortality or immortality of Jesus, or Jesus is married, Jesus has a child,在这些很具爆点的隐秘背后,让人忍不住会问,and then? then what? 当然这里可以联系到一个男权社会压制女性的题目,但是对此作者也只是很空泛的提过,没有挖掘。所以,虽然Da Vinci Code的故事内容非常丰富,也很颠覆,但都只是堆积在一个表面,看完,一次次wow完,也就完了。类似的,小说The Name of The Rose里面,也涉及宗教的论争,比如Christ is poor, or not,Christ laughs, or not,乍看之下,这些论题不如Jesus is a man, or has a child来的劲爆,但是作者Eco通过他学者的渊博,把这些论题深入下去,牵扯出里面千丝万缕的关系。耶稣是不是穷人,涉及到教会是不是应该拥有大笔的财产的问题;耶稣有没有笑过,关系到文学上悲剧和喜剧的两种艺术形式,是不是悲剧才可以通往真理,而喜剧不能?或者通过喜剧,才能更深入的认识人和宇宙?在这个建立联系和挖掘深度的方面,《达芬奇密码》是远远无法和《玫瑰之名》相比的,它只是一部写的还不错很吸引人的通俗小说,它的故事,是精彩的,但,是缺乏厚度和延伸度的。
《达芬奇密码》是一部糅合了部分历史真实和作者臆想的pop小说,作者Dan Brown很熟练的抓住流行的因素,让它成为一部这么火爆的作品。看完电影的时候,我忽然把它和蔷薇十字会想到一块去。蔷薇十字会Rosicrucian的由来,是在十七世纪的时候,发现了三篇被认为是蔷薇十字会宣言Rosicrucian Manifestos的文本,据说这是一个和宗教有关的秘密组织,很多历史名人都是其成员,但是没有人知道这个组织到底有哪些成员,即使本身是蔷薇十字会员的人,也只是知道自己的会员身份,而不知道组织里其他会员的身份,他们也永远不会对外公开自己的身份,即使是会员之间。这个特别的规定,让这个组织变得像谜一般完全隐没于人群之间。对此,学术界有一种看法是,这个所谓的蔷薇十字会其实根本是不存在的,那三篇所谓的宣言只是臆造的文本,这个历史的恶作剧,经过一代一代的以讹传讹,而变得真有这么一回事。我忽然在想,现在那么多人关注《达芬奇密码》,还出现了不少相关的decode的书,如果经过了四五百年之后,人们在故纸堆里翻出这本书,然后不是纯粹的把它当成一个fiction来解读的话,那将会出现一个什么局面?人们会不会沿着Langdon的路线,去寻找Sophie的后裔,寻找耶稣基督的Holy Bloodline?wow,这一定会是另一段有趣而令人神往的历史。
No Comments yet »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Leave a comment
Powered by WordPress with theme based on Pool theme design by Borja Fernandez.
Entries and comments feeds.
Valid XHTML and CS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