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的短篇和银熊孔雀
March 2, 2005 on 12:11 pm | In 书斋札记, 影音杂陈 | No Comments连着看了严歌苓的十几个短篇和一个中篇,有熟悉的少女小渔和天浴,也有第一次读的白蛇和橙血,唯一的反应只有一个惊叹接一个惊叹,惊叹有如此精灵般的故 事,惊叹如此讽刺尖锐又锋芒不露的语言,就像有个评语说的,盖了帽。回顾其中一个白蛇的故事吧。主角其一是一个以表演蛇舞闻名全国甚至世界的舞蹈家,另一 个是从小崇拜这位舞蹈家的女粉丝,在文革中,舞蹈家被关入了牛棚,女粉丝女扮男装以一个特派调查员的身份每天到牛棚和舞蹈家说话,一种从精神到肉体的依恋 在两个人之间发生,小说把故事从三个角度,官方(对调查员和舞蹈家发生性关系的调查),民间(他人眼中的这场戏),和不为人知(只有两个主角知道的故事原 貌)的三个版本,交错出现,官方调查的可笑,民间传说的冷言冷语,和故事本身的人性流露,不是强烈的控诉,却把在那个特点时代中人心最底出的情感刻画的让 人怜,让人敬,让人叹,是情节的魅力,也是语言的魅力。严歌苓的小说从背景来说,主要两种,海外的华人,从北美大陆到南半球的澳洲,从19世纪到20世 纪;文革前后的那代中国人,上山下乡,牛棚改造,或者支援边疆;无论哪一种,都在把笔触到人性的一面,生存,爱情,亲情,这些人性的感情在特定的时代特定 的环境,如何坚持,如何扭曲,如何表达,anyway,人,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关于人性,电影孔雀捧着银熊回来,相信会对票房有一个很好的刺激。我想,这是这个那个电影节的一大贡献吧。说什么入围电影的票房没有凸现的好,说什么由此 电影节变得不精彩不热闹,究竟电影节的功能在哪里?是追着票房去迎合观众复制另一轮sensation,还是通过电影节的sensation给观众一些指 引?在人们越来越远离艺术越来越缺乏审美越来越肤浅浮躁越来越物质越来越动物倾向的年代,也许后者的功能更重要些吧。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看太多国内的艺术 电影,孔雀真得给人一种很触动的感觉,用艺术描写生活,是艺术最基本的功能,孔雀实现了这个功能。七十年代一个中国普通家庭的生存状态,中国父母式的对儿 女的爱,中国儿女青春的叛逆和对性的懵懂好奇,影片既展现了这些中国特色的情感,也通过其中一个痴傻儿把人性的真善美表达的淋漓尽致,这是我最喜欢的一 段。痴傻的胖子拿着一支经过艺术夸张的向日葵在工厂门口等暗恋的女生下班;胖子被厕所女生的歌声吸引,不知不觉地伫立在女厕所门口,被人以为流氓在雨地中 被围打得成了一个泥球人;胖子把从某人给的攒下来的烟在这个人向他借钱的时候,(此时已婚的胖子像大多数中国已婚男人一样,失去了对自己经济的控制权)慷 慨的倾囊而出。。。。。。虽然电影最后的结尾似乎有些牵强的与题目在符合,但从整部电影来说,是一个很难得的艺术生活电影,里面的音乐也是很棒。
No Comments yet »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Leave a comment
Powered by WordPress with theme based on Pool theme design by Borja Fernandez.
Entries and comments feeds.
Valid XHTML and CS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