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把观众关在故事里面

October 12, 2006 on 11:53 pm | In 影音杂陈 | No Comments

前些时候朋友和我聊到她国内家里养的一条狗,聊到北京的养狗证,接着聊起了前几年葛优的电影《卡拉是条狗》。土人一个,竟还没看过这片,于是赶紧补课。

整部电影在最后一条字幕出现之前,故事一直都进行的非常棒,有情有理、有节有放,把葛优一家对卡拉的感情和要不要从拮据的手头挤出钱办狗证的矛盾,刻画得传神到位,尤其是在葛优从开始非卡拉不要的那股牛劲、到后来想说买条模样相似的狗作替代的心理转变中,细腻而含蓄的表现了一个底层小市民的执著与妥协。另一方面,通过葛优和妻子的对话和争执,将一个没钱男人的窝囊和作为妻子柴米油盐的委屈,表达得淋漓尽致,一种为生活所迫的苦和怨的情绪,在宣泄和隐忍之间,收放自如,真实的再现了一个较底层中国家庭的面貌。

还有很值得称赞的一点是,对于像葛优这类爱狗养狗却又付不起高额办狗证费用的底层家庭,和采取非人道手段执行抓狗打狗政策的派出所警察,导演基本是用一种全视的角度,客观冷静的去审视和讲述整个事件,情感上没有刻意的倾向性的褒贬。这种与剧情和人物保持适当的距离,对一部优秀的电影来说,是很必要,却是较难拿捏的,近了,易流于肤浅的煽情,远了,变成一种冷漠,则无法给电影注入动人的力量。《卡拉是条狗》在这种距离的掌控上,导演操作的相当成功。

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当最后一条字幕,讲当晚卡拉回到老二家中、第二天老二给卡拉办了狗证,出现在屏幕上时,可以说是一下子把我对这部电影的评分拉低了一个档次,把本来一部意味悠长深远的上流佳作,画蛇添足成了一个通俗中庸的都市狗故事。看到这两句总结性的结束语时的感觉,就好像是原本看完载狗的卡车从葛优妻子身边疾驰而过、玉兰一脸错愕的表情在风中回荡这一画面,走出影院心中看的是一整片天,可偏偏影院的门在这一刻怦然关上,留给观众的只是屏幕和一堆胶片里的故事而已。虽然,在这两条交待卡拉结局的字幕中,也许隐含着一种对小市民情态的喜剧式的自嘲,但是,为了获得这种封闭式的讽刺效果,而失去原来更开阔更悠远的余韵,这种替换,是不是有点得不偿失呢?

No Comments yet »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Leave a comment

XHTML: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Powered by WordPress with theme based on Pool theme design by Borja Fernandez.
Entries and comments feeds. Valid XHTML and CS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