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思辨,之《一一》

December 25, 2006 on 11:45 pm | In 影音杂陈 | No Comments

10m.jpg

感恩节时从朋友处借来一张《一一》的DVD,在家里放了快一个月也没看,在朋友的“批评”兼“敦促”下,花了半个晚上,看完了这部三个小时、本以为会很闷的电影。2000年,台湾导演杨德昌以这部作品获得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不过许是当时王家卫的《花样年华》风头太劲,对《一一》的关注少了些,并且,这也是杨德昌第一部进入美国市场的电影作品。

《一一》描述台湾一个中产家庭的生活。主人公父亲简NJ是一个不太成功的生意人,和几个朋友合开一家软件公司,也许是天性老实,对尔虞我诈的成功生意经颇有抵触;妻子在给中风昏迷的母亲讲故事中,忽然意识到自己每日单调重复的生活的可怕窒息,选择跟师傅上山修行;读中学的女儿婷婷,和邻居女孩莉莉的男友发生了一段苦涩的初恋,而才上小学的儿子阳阳,也许是影片中最有思想最成熟的一个,话很少,却语出惊人,时而提出一些哲学的思考和问题,比如他会问爸爸,“是不是我们只能看到一半儿的事情,我们只能看到前面,看不到后面”,所以他拿着照相机,拍下了很多个他熟悉的人的后脑和背影,让他们看到平时自己看不到了一面,而影片结尾在外婆的葬礼上,这个十岁的男孩,非常认真的说出一句,“我感到我已经老了”,稚嫩的声音,发出的是对人生沧桑的感叹,还是超脱后的顿悟,矛盾中显出影片不一般的智慧。

1.jpg

标题“一一” ,如果用竖排书写,就变成了“二”,有点像1+1=2,这个数学的命题,在电影里,它体现出一种哲学的思辨。有人用老子道家的观点来解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许恰恰反映了影片内容上的多元繁复,仿佛不仅是要道尽生活的种种面面,甚至要把整个人生都囊括进去的野心,而导演凭其纯熟高超的驾驭能力,成功完成了这份野心。

《一一》的故事有很多解读的空间,有个人的迷失,有家庭的危机,有青春期的叛逆、暴力,也有中年人的事业瓶颈、情感空虚。三代人和事集中到一起,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整个影片精致细密的组织结构。总体,以婚礼开场,葬礼作尾,生死喜悲,廖廖几笔,仿佛概尽了人生的大事。NJ和初恋情人阿瑞在日本的重遇,与婷婷和男生的相恋情节,以平行蒙太奇的方式呈现,好像时间轮盘又在重复一次新的运转。外婆中风,为了唤醒昏迷的老人,家庭成员每天轮流陪外婆说话,因为这个意外的事故,每个人获得一次机会,去审视自己已经麻木的生活。这些细妙的安排,处处见出导演的匠心。

2.jpg

影片中,杨德昌很少用close-up去特写人物的表情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多用远景,将人置于一个大空间或大画面中的一点,给观众一种站在远处静静观望或注视的感觉。有些还借助其他媒介,比如通过监视摄像头,来表现人物的行动,一分为四的屏幕,人物从一个画面里跑到另外一个画面,更造成一种距离和割裂的感觉。

朋友的博客上引了一句《一一》的影评,All the patience will be rewarded “所有的耐心都会有回报” ,是因为影片比较沉闷吗?个人倒是觉得还好,从容的画面节奏,流转的钢琴配乐,缀以俏皮有趣的细节,尤其是小智者阳阳的形象,他那些充满大智慧而思辨的对白,是艺术的做作,还是真实的流露,实是分不清,总之,它让人感觉自然而然,顺理成章,我想这是因为,无论在谁的眼中,孩童的世界,永远都是不可测的,是吧。

No Comments yet »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Leave a comment

XHTML: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Powered by WordPress with theme based on Pool theme design by Borja Fernandez.
Entries and comments feeds. Valid XHTML and CSS. ^Top^